第1章 貴婿來了(1 / 2)

大盛朝天佑十年

大盛自元帝登基以來,海晏清平國泰民安,其中更以江南為最,數年來皆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的日子自然過得十分富足。

越州府是江南最富饒之地,也是江北到江南必經之地,為了方便南來北往的商賈,官府上報朝廷後取消宵禁,在城東專設了集寨,裏麵有百多家商鋪,各樣貨物都可在其中購買,每日車水馬龍,來往的人川流不息。

這日卻是奇怪,集寨不見往日熱鬧,青石街上冷冷清清,偶有幾名街坊遇到,不鹹不淡打著招呼。

“今兒是越州府桂榜放榜之日,兄台怎麼不去看熱鬧?”一人笑著問道,語帶調侃。

另一人撓頭道,“這有何熱鬧可看?取解試於我等平頭百姓無關。”

問話那人斜了眼,一拍大腿,“你竟然不知沈員外的千金前幾日剛及笄,如今正要許人家呢。”

另一人恍然大悟,眉眼笑成一團,“原來是沈家的那個木頭美人要選夫婿啊,這個熱鬧可不能錯過。”兩人說說笑笑,勾肩搭背往放榜處而去。

此時榜下已人頭攢動,一群身穿藍色儒衫的書生,正神色焦灼翹首以盼,而閑人們圍成圈,嘻嘻哈哈看著熱鬧。

與眾人形成鮮明對比,是名穿紅掛綠的老婦人,身後還跟著幾名精壯男子,個個伸長脖子,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倒是比書生們還要緊張的模樣。

閑人們紛紛打趣,“朱婆,這次是誰家千金找貴婿啊?”

朱婆白了一眼,並不言語,閑人有些無趣,自言自語,“你不說我也知道,不就是城西的沈員外?”

朱婆冷哼一聲,“既然知道是沈家,就閉上你的嘴,小心惹禍上身。”

沈家是越州首富,商鋪遍布江南,集寨裏的鋪子大半都姓沈,雖說大盛重農抑商,但沈家與官府關係密切,後又捐錢買了個員外郎的虛職,屬於跺跺腳就震得越州抖三抖的人物。

閑人不敢多話,恰好此時,幾名官員從貢院走出,恭恭敬敬捧著一封黃色絹榜,貼在院上,拉長聲音道,“鄉試放榜,閑人退散。”

話音未落,書生們一窩蜂湧了上去,有喜極而泣,也有黯然神傷,當真是幾家歡笑幾家愁。

朱婆動作竟是比書生們還快,忙帶人搶到榜前,一雙老眼往榜首看去,“第一名謝淩,第二名……你們快記了名字,隨我尋人。”

除了朱婆,還有幾名媒婆也帶著人,依葫蘆畫瓢般記下榜上姓名,在一幹書生中尋覓起來。

原來大盛重文輕武,對於讀書人看重,曆朝曆代中屬於翹楚,讀書人最高境界,莫過於中舉出仕。

故而造成一種風俗,即在放榜之日,王公貴族和豪門世紳請媒婆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挑中後帶回府當場議親,那情形與捉人無異,百姓們戲稱“榜下捉婿”。

沈員外早在鄉試前便放了風聲,哪家媒人能為女兒覓得佳婿,謝銀五百兩,一時之間,引得越州大小媒婆競折腰。

就在此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語氣帶著驚訝,“公子,這榜首寫著您的名字。”

眾人一震,齊刷刷轉頭望去,榜前不知何時多了一名少年公子,十七八歲年紀,身材高挑頎長,相貌極為清俊,修眉鳳目,高華出塵,聲音來自他身旁書童模樣打扮的稚嫩少年。

公子微微皺眉,低聲道,“多嘴,重名之人也是有的。”心裏卻暗自哂笑,不過心血來潮的化名,倒也有些福氣在。

媒婆們卻是眼前一亮,紛紛擠過去,朱婆更是衝在前麵,一張老臉笑成朵花。

“請問這位公子貴姓?”

少年公子秀眉微蹙,很快便舒展,書童癟癟嘴道,“我家公子姓謝名淩,你有何事?”

果然是榜首第一名解元,長得還這般俊秀無雙,若是能成,恐怕沈員外給得不止五百兩。

朱婆喜得眉花眼笑,也不理那個書童,盯著少年公子,繼續追問,“公子可曾娶妻?”

這話問得倉促,公子心中暗惱,隻是他的性子向來喜怒不形於色,麵上淡淡道,“不曾。”

朱婆心花怒放,衝著少年公子行了個禮,“公子,老婆子有個天大的好處要說給公子。”

說完使了個眼色,幾名青年壯漢上前扯住少年公子的衣袖,就往人群外走去,眾目睽睽下,將他拉上一輛披著彩緞的馬車,揚塵而去。

事發突然,眾人卻是見怪不怪,低聲議論這位才貌雙絕的解元郎要成為沈員外家的乘龍快婿,便宜了那個木頭美人,唯有書童一臉驚慌,哭哭啼啼尾隨馬車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