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長歎一聲,口中說道:“大將軍不必如此,即然如此,那我就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吧。”
管寧終於被陳玉說服了,答應了陳玉的請求。
接下來的事情,說明陳玉的做法還是正確的,在管寧的耐心說服之下,絕大多數的學館教習都接受了他的勸告,返回學館教學,這樣,陳玉的民主思想得以傳承下去,而且,陳玉漸漸的發現,隨著這些教習的教學,他們也在被民主思想的美好所潛移默化著,漸漸從內心之中接受了民主的思想。
陳玉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民主思想的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隻要自己努力堅持,十年二十年之後,一定會有所成就。
就在這時,獻帝的使者來到了陳玉的住所。
“大將軍,皇帝有請。”使者說道。
陳玉心中一動,獻帝找自己有什麼事呢,他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自己了,哎,這段時間,自己隻顧忙了,而忽略了獻帝。
想到這兒,陳玉跟隨使者的腳步來到了皇宮之中。
獻帝在禦書房接待了陳玉,當陳進入禦書房時,獻帝正在埋頭看書,聽到腳步聲,獻帝點了點頭,口中說道:“你來了。”
陳玉心中一動,獻帝與自己生份了,這一次,他並沒有叫自己老師,而稱呼你,這稱呼的細小改變,代表著自己與獻帝感情的變化。
“陛下,不知找臣來有什麼事情?”陳玉問道。陳玉對獻帝永遠是那麼有禮貌,遠沒有曆史上的曹操那麼拙拙逼人。
“老師,最近我看了幾本書,請你指教一下。”獻帝放下了手中的書籍,遞到了陳玉的手中,陳玉一看,這書,正是自己編寫的關於民主政治的教材。
陳玉心中一動,心中已然明白了獻帝的意思,當下微微一笑,口中說道:“這書,是臣編寫的。”
“我知道。”獻帝歎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老師,你為什麼要反對我呢?”
“我什麼時候反對過皇上呢?”陳玉反問。
“你如不反對我,為什麼要編寫這些關於民主的書,這不是與皇權相對立嗎?”
陳玉笑了,他知道,獻帝真的不理解他,民主製度,觸動最大的利益者,就是獻帝,所以,獻帝是當然的反對者,這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難道你忘記了桓靈失政嗎?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就是因為,皇權失去了約束,權力過於集中於個人,如此一來,一旦遇到不賢明的君主,或者是君主私心重,那麼天下就會大亂,這也是我大漢所以軍閥混戰的根本原因,受苦的隻是百姓,所以,隻有從製度上根本改變現在這個狀況,百姓才能長久的安定下去。”
“眾多這樣做,與篡權奪位有什麼不同?”獻帝問道。
“當然不同,篡權奪位,那是我要當君主,可是,我並沒有這個想法,我想改變的,隻是製度,建立一個民主共和的製度,類似於三皇五帝時的賢者持政,而賢者,由百姓選出,這樣,不是更好嗎?百姓有監督的權力,當權者不能濫用權力,政權才能長治久安啊。”陳玉說道。
“這書我看過了,不得不說,我很同意你裏麵的一些觀點,但是,你要怎麼處置我呢?我是皇帝,民主共和了我就不可能再是皇帝了,那麼,你想讓我做一個富足翁?還是給我一杯鳩酒呢?”獻帝淒然說道。
“皇帝可以做這個國家的第一任執政,如果你符合民心,那就可以連任一屆,你可以做一個真正的當權者,我會把權力完全的交給你,當然,你能不能連任,這要百姓們說了算,如果你做的讓百姓滿意,百姓是會讓你連任的。”陳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