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一百零八章 劉虞之死(1 / 2)

初平三年底,陳玉出兵高句麗,占領國內城,隨後,桓達領兵一萬揮師南下,占據了三韓,自此,朝鮮半島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再也沒有分割出去。

陳玉隨後任命桓達為統帥,打造海船進攻倭國,桓達不負所望,於初平四年初在倭國登陸,九戰九捷,一直俘虜了倭國女王,押往襄平,倭國男子從此成為奴隸,女子被賜給漢軍有功之臣,倭國從此開始了長達千年的奴隸製時期。

在平定了高句麗、三韓、倭國之後,陳玉將目光又盯在了中部鮮卑之上,之所以沒有打並州的想示,這與陳玉的戰略思想有關係。

陳玉的戰略很簡單,那就是先一統大漠,再進入關中,然而,從東西兩個方麵不斷夾擊,蠶食天下,最終一統天下,並州的袁紹是一個難啃的骨頭,他要留在最後來收拾,現在,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東部鮮卑的身上。

此時的陳玉,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已擁有各族士兵十萬人,其中,三萬並州軍守並州,桓達率一萬漢軍以及仆從軍隊控製高句麗、三韓、倭國,一萬烏桓鐵騎以五千匈奴從騎監視幽州的公孫瓚,這再去掉各地留守的軍隊,陳玉的手上,有四萬機動兵力,而中部鮮卑有十萬鐵騎,所以,陳玉依是一個以弱攻強的局麵。

遼東的陳玉蠢蠢欲動,此時,幽州牧劉虞的日子卻並不好過,公孫瓚一向飛揚跋扈,不把他這個幽州牧放在眼裏,而今,又擁有強兵十萬,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其實,劉虞與公孫瓚原來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公孫瓚卻吞並了劉虞的兒子劉和所率領的騎兵,這讓兩個交情大惡,甚至到了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地步。

薊城,州牧府,劉虞長歎一聲,口中說道:“公孫瓚殘暴不仁,我卻對他無可奈何,真是可悲啊,我還哪有一點長官的樣子。”

“大人,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攻打公孫瓚。”鮮於輔說道。

“這個,成功的機會多大?”劉虞問道。

“公孫瓚的士兵現在都在外麵,故安城並沒有多少人,而我們可以調動十萬大軍,輕易可以打敗公孫瓚。”鮮於輔說道。

“要是這樣的話!”劉虞的眼中閃出一絲精光,口中說道:“即如此,那就幹吧!”

公元193年(漢獻帝初平四年),劉虞終於忍不住要動手了,他糾集了十萬大軍去攻打公孫瓚,臨行前他告訴士兵:“不要多傷人,隻要殺了公孫瓚一個人就行了。”能將善良的劉虞逼到起兵的份兒上,可見公孫瓚做的確實是過份了,不過,一介書生的劉虞會是身經百戰的公孫瓚對手嗎?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劉虞手下個人官員是公孫瓚關係不錯,於是連夜去向公孫瓚報告劉虞起兵的消息,當時,公孫瓚的部下都在外地,身邊並沒有幾個人,公孫瓚覺的不是劉虞的對手,於是就想逃走,然而還沒有等他逃出去,劉虞的軍隊已到來了。

十萬大軍,看起來還是挺嚇人的,輔天蓋地,人山人海,可問題是,這十萬人都沒有打過仗,隻是一群烏合之眾。

“大人,放火燒城吧,不然,這城恐怕不好攻下。”有將領說道。

劉虞冷聲一哼,口中說道:“你一放火,不是把百姓的房子燒了嗎,這樣豈不是騷擾百姓?不能放火,隻許硬攻!”

劉虞的士兵立即向城池發動了攻擊,然而,十萬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烏合之眾,又如何能攻下城池來呢?

公孫瓚可是有名的白馬將軍,身經百戰,一看劉虞的士兵攻不下城池,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咯吱吱……”

城門大開,數百騎戰馬從城內衝了出來,為首的一名騎白馬的將軍正是公孫瓚,公孫瓚大叫一聲,帶著身後的幾百人向著對麵的劉虞十萬大軍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