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九十三章 奪遼東(2 / 2)

接下來的事情順理成章,陳玉率兩萬大軍攻擊襄平,公孫度率軍與之交戰,然而卻一戰而敗,潰不成軍,公孫度請假,陳玉不準,最後,公孫度與兒子公孫恭率五百騎兵棄襄平逃跑,在路上被侍衛所殺,五百士兵一哄而散,公孫度父子的首級,被送到了陳玉的身前。

陳玉揮了揮手,公孫度的首級被拿了下去。

“把王烈帶上來!”陳玉說。

不一會兒,士兵把公孫度的軍師王烈押了上來。王烈威武不屈,並不下跪,口中大叫:“陳玉,快殺了我,不殺我,你就是個懦夫!”

陳玉一見王烈,不禁點了點頭,他知道,王烈是個有智慧的人,現在看來,王烈更有膽氣與忠義,陳玉很是讚歎,心想,如果能收服王烈,那自己治理遼東,就又多了一個臂助。

想到這兒,陳玉走下了台階,來到了王烈的身前,親手給王烈鬆縛,口中說道:“王先生,請受我一拜。”

“我們素不相識,你憑什麼拜我?”王烈冷哼一聲。

“我這一拜,是為了遼東百姓而拜,如果先生歸順了我,尋我將用先生的方法治理遼東,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王烈一愣,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陳玉出身世家,講究的是仁愛,博愛,對待百姓,自然與公孫度那種殘暴之人是不一樣的。

王烈仔細回想了一下,陳玉這幾年,治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與陳玉良好的治理是分不開的,在陳玉的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可見陳玉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反觀公孫度,以鐵血手腕掌控遼東,殘暴不仁,與陳玉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相比較之下,陳玉要好的多,隻是,自己本是公孫度的謀士,陳玉會看重自己嗎?想到這兒,他以疑惑的目光看向了陳玉。

陳玉一看王烈的眼神,就已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說道:“未來治理遼東上,我是需要多聽先生的建議的,隻要先生的話是正確的,我就一定采納。”陳玉向王烈行了一禮。

“即如此,王烈聽從主公之命!”王烈向陳玉一鞠到底。

陳玉哈哈一笑,扶起了王烈。

“我得王先生,是遼東百姓之福啊。”

王烈歸順了陳玉,王烈親自請纓,前往說服其它未降的城市來降,王烈在遼東的影響極大,在他的說服之下,樂浪、帶方的守備均來到襄平歸順陳玉,初平二年七月,陳玉完全平定了遼東,自此,遼東成為了陳玉的治下。

遼東沃野千裏,民眾百萬,帶甲之士數萬,遼東的歸順,讓陳玉的實力大增,終於奠定了一統草原的基礎。

不過此時的陳玉並沒有急著出兵一統草原,而是一心一心謀發展,全心全心為人民,開始經營遼東,立爭讓遼東成為自己的基地。

遼東,地域廣大,陳玉在打敗了公孫度之後,也繼承了公孫度的地盤,所轄包括遼東郡全部,帶方郡與樂浪郡,以及遼西郡的一部,這些地區,與陳玉原先占有的烏桓故地,東部鮮卑,南匈奴故地連在一起,一時間,陳玉所固定之地長達數千裏,從遼東一直到並州以北,均成為了陳玉的統治地區,陳玉聲勢大震,天下震動。

陳玉在奪下遼東之後,開始治理遼東,說起來,王烈與邴原真是治理地方的良才,有了他們兩個的相助,遼東的建設順利的開展。

首先,陳玉發展治鐵業,遼東產鐵,這對陳玉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戰略資源,陳玉從中原請來了冶鐵的師父,在遼東大力發展起冶鐵業來。通過冶鐵業的發展,兩年之內,陳玉的烏桓從騎和匈奴從騎都裝備起了鐵甲,這讓陳玉的實力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