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未盡(大結局)(1 / 3)

既然這裏不讓寫,那裏又要封——成,算我怕你了!

——————

2004年6月24日,楊鑄忽然飛抵荷蘭的阿姆斯特港,而一艘名叫“鑄”的價值8.7億美金,長度約為138米的5層超級遊輪也迎來了自己的主人,於第二天離開了這裏。

2004年7月1日,這艘比後世馬阿裏的“禪”(zen)長了1\/3的超級遊輪來到了太平洋某個不知名的小島上,而終於亮出了世界頂級富豪入場券的楊鑄,參加了這次“超級遊艇俱樂部成員線下見麵會”(關於超級遊艇的含義和其主人的勢力,諸位自行搜索)。

2004年7月7日,小丫頭誕下一子,楊鑄取名為“楊默”。

2004年7月10日,鑄投國貿旗下的數十個共享項目,除了“共享民宿”和“共享出行計劃”之外,其餘的統統在安達信的暗中操作下,迅速地拋售掉自己幾乎所有的股份。

2004年8月1日,金屬銅期貨價格飆到1.2萬美元\/噸的曆史最高位,而鋁、鎢等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一路飆高,漂亮國經濟進一步萎靡,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建樓盤停工率飆升到了8.9%。

2004年8月10日,隨著經濟情況的惡化,已經將零元購變成常態化的流浪漢和黑叔叔們見到越來越多的商家將業務轉到共助網的O2O和純電商平台上,在跟鑄投國貿硬剛的過程中很是吃過幾次大虧之後,憤而轉變了畫風,開始通過大規模遊行活動來向聯邦政府提出包括“曆史索賠”和“企業用工比例”之類的訴求——當然,這中間少不了各種花式衝突。

2004年8月20日,共助網以“經濟持續惡化,會員個人信用需要重新評級”的理由,忽然關停了大部分會員消費貸款功能,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此時已經是共助網“百億美元補貼”計劃的第二年,憑借著那些來自華夏和東南亞地區的質優價廉的商品,其會員人數已經高達1.1億人,在這個人人沒有存款的國家,關停消費貸款功能的影響可想而知。

2004年9月11日,受共助網關停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影響,源頭優質資產的忽然減少和居民房貸壞賬率迅速飆升,連鎖反應下,次級債市場紛紛崩盤,次貸危機提前開演,次貸頭寸過大的各大投行和商業銀行紛紛自危起來。

2004年9月20日,為應對危機,降低負債方主體的“流通中貨幣”比例,漂亮國國會推出了授權給美聯儲的新工具“超額準備金利率”——利率計劃為1.25%,這個利率將使得大量超額準備金存儲於美聯儲,一直到金融機構存放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從2004年初的22億美元上升到預想中的1.1萬億美元為止。

2004年9月25日,有鑒於此次危機凶猛無比,漂亮國國會推出了一係列救市計劃,但外人不知曉的是,美聯儲向多家品本國和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及企業提供了超過16萬億美元的秘密援助,大小摩自然也在其中——但是有意思的是,小摩根鑄投私募合資新成立的一家投行竟然也在裏麵拿到了諾大的一塊蛋糕(中間的貓膩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漂亮國參議員桑德斯的報告。)

2004年11月11日,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AIG等企業在救市計劃下雖然被狠狠割了一大塊肉,但終究還是存活了下來,但是背後代表了歐洲錢袋子的雷曼兄弟卻未能幸免於難——見到大量紙麵帳被抹去,驚怒之下的歐盟各界資本紛紛開始製定撤離計劃。

2004年11月27日,在漂亮國惹了眾怒的共助網忽然宣布,將以130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北美子公司60.7%的股份售賣給十數家本土企業——正當各界以為這是雷神之錘落在了共助網的頭上時,卻不知道鑄投私募正拿著這筆巨額資金和前麵包括救市計劃收益在內的總共超過2700億美金的龐大收益,瘋狂地抄底包括研發機構和土地在內的各種優質資產。

2004年12月24日,鑄投私募忽然宣布將以42億美元的價格,轉讓其在北美區“共享出行計劃”、“新能源智慧汽車”的大部分股份,僅保留5.7%的股份占比——正當各界以為這筆白菜價交易是第二道雷神之錘的時候,卻不知道除了那些美金之外,鑄投私募收到的一同還有數十家分布在非洲和南美的中小型礦山股權轉讓協議,以及數以百計的技術轉讓合同。

2005年3月8日,麵對著歐盟各界資本無盡的怒火和暗地裏的小動作,漂亮國這邊終於做出了小小的妥協,把這兩年來飽受訴訟之苦的猛山都公司以337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拜耳集團(曆史上是630億美元,考慮到時間的偏差,這個價格不算過份,然後關於訴訟的事情,參考一下拜耳收購猛山都以後的遭遇。)——而拜耳集團收購猛山都之後,第一件事情並不是安撫猛山都高管,而是迅速將其部分研究室打包成為一家子公司,然後閃電般地轉賣給鑄投國貿。

2005年5月1日,出於種種原因,中美之間達成了一係列貿易協定,華夏在大量購入美債的同時,也開始了四萬億基建計劃——與此同時,鑄投商貿的總部搬離了泉城,落戶在奉天,對應的,一票子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製造訂單,也回流到了東北。

2005年6月,從鑄投國貿那邊轉移了天量資金的鑄投商貿開始推行“綜合商社計劃”,一邊對於各大軍轉民企業及研究室加大投資,將其研發成果轉化為商品納入到自己的內循環體係中來,一方麵采用“統一標準+統一采購+統一定價+統一銷售”的模式,與各地農業部門開始合作。

2005年8月,大華投資開始進一步擴充下沉市場的業態構成,開始瘋狂砸錢構築縣鄉級“小而美”的中醫醫療、基礎教育、文化產業,並借助互聯網這一工具盡可能地彌補城鄉差距。

2005年10月,“家電下鄉活動”正式開啟,但是由於此時大量下沉市場的流通渠道被鑄投商貿和大華投資直接或間接地掌控,即便是有關部分幾番調節,但最終任有約1\/3的清倉電器和機械因未能通過鑄投商貿的標準而被拒絕銷售,一時間,對於楊鑄不滿的聲音不絕於耳。

2006年3月,隨著農村空心化不可抑製的進一步嚴重和金融資本的進入,大量農業種植公司和大型個體土地流轉戶出現,高經濟價值的水果和特種作物種植業務開始繁榮起來,在部分遊資的炒作下(這裏麵的商業模式,自己想),衝著那令人眼紅的利潤,不少種農村合作社紛紛撕毀跟鑄投商貿的合同,轉而跟風種植起諸如砂糖橘、血橙、黑布林、石斛、瑪咖等一係列作物——當然,這裏麵肯定是有賺到錢的,但短短兩三年後,哭喪著回來求著鑄投商貿重新合作的卻是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