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內秦嶺中,夕陽西下。
李桓站在巨石之上,眺望山下的隊伍,
那是長孫皇後的隊伍,今天是母親來看望他的日子,也是李桓“造反”計劃的開始。
他已經被囚禁在這裏十三年了,曆史上沒有李桓這個人,估計就是被囚禁到死都沒人知道吧,但是現在的李桓已不是當初的那個李桓了,從三歲那年之後就不再是了。
所以他不會就這樣稀裏糊塗變的被人囚禁到死,他要反抗,他要造反,先“劫持”自己的母親,要挾李世民開始。
————
八月的清晨,東宮顯德殿內,群臣正激烈討論當下形勢。
幾日前,新君即位,正是百業待興時。
王座之上,李世民麵色凝重,俯視眾臣。
問道:“北麵最近幾日情況如何?”
新任兵部尚書杜如晦出班行禮道:“回陛下,探子傳回來的最新消息是半個月前,突厥似有調動兵馬的跡象,但不明顯,臣已經讓他們加緊打探核實,同時加強北麵的戒備,防止突厥人趁此大唐虛弱之時來犯。”
由於日夜忙於政務,杜如晦的臉色越來越差了,隱約間有一絲不自然的蒼白。
李世民頷首,對於杜如晦的行事能力,他還是很信任的並不再多過問。
隨口提了一句:“加派些人手,值此之時,北邊出不得亂子。”
“陛下,陛下,出大事了,有人造反了……”
杜如晦正要回到隊伍中,便聽到一內侍慌慌張張的闖入殿中。
方才還熱熱鬧鬧的大殿內聞言頓時安靜下來。
李世民麵色一沉,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他才登基不久,新舊交替,大唐政局動蕩。
北部邊疆是前太子李建成長期經營之所,很多將帥與其關係深厚,他為了肅清異己捕殺李幼良禦敵邊將,引起政局劇烈動蕩,不少軍界高層人人自危。
這時候有人造反,正是內外交困,雪上加霜。
眾臣聽聞有人在這個時候造反,也是臉色嚴肅。
武將還好,打仗才是他們最喜歡的事,不打仗了武將便沒了用武之地,沒仗打便沒地方撈功勞加官晉爵。
文臣則顯得深深的擔憂,外敵虎視眈眈,內部還不太平,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如何能發展經濟?
“慌慌張張,成什麼樣子,到底怎麼回事?仔細說來。”
李世民是馬背上得來的天下,此時已經冷靜下來,凜然不懼。
宦官顯得格外狼狽,衣冠不整,但還是規規矩矩跪地說道:
“回陛下,昨日下午,奴婢們跟隨皇後娘娘出宮到藍田縣花穀中辦事,可誰曾想,那裏竟藏匿著一夥賊人。那賊人的頭領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他們將皇後娘娘擄了去,隻將奴婢一人放回來傳遞消息。”
“皇後出行前不是帶了三百禁軍嗎?他們是幹什麼吃的,竟讓娘娘陷入險地。”
長孫無忌出班怒道。
他一聽說妹妹被人綁架了,頓時怒火衝天,恨不得提刀去把那賊人碎屍萬段。
“回長孫大人,李弘毅率龍武軍叛變了,三百禁軍全部被擒了。”
轟!
眾臣被當頭棒喝。
藍田縣距離長安不過百裏,那裏可是駐紮著一萬龍武軍啊,龍武軍多是善騎射之士,事情是昨天發生的,那不就意味著敵人此時可能已經殺到家門口了嗎?
於是乎群臣大怒。
“該死的李弘毅,膽大妄為。”
“陛下,臣請出戰。”
“亂臣賊子。”
“陛下,臣請出戰。”
……
大殿之下,文臣這邊一片罵聲,武將紛紛請求出戰。
嘭!
皇帝拍案而起。
底下的大臣頓時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站在書案前。
這時眾臣發現皇帝的表情是輕鬆自如還帶著幾分不屑。
眾臣有些不解。
李世民開口道:“那逆子讓你傳什麼消息?”
他已經猜到發生了什麼,現在反而不著急了。
眾臣一臉疑惑的看著皇帝。
逆子?
是哪個皇子謀反了?
不對啊,皇帝最大的皇子也才幾歲而已啊,沒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