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聖旨來了(1 / 3)

施平從長洲島回來時,已經到了下午的申時。

一行人剛到南薰門,就遇到了潘行周派來找他的衙役,衙役班頭報告說京城裏來了傳旨的官員,潘知州讓他趕到府衙聽旨。施平答應一聲,也沒想太多,先讓隨從回府上報信,自己則跟著這幫衙役,徑直去了坐落在西城的廣州府衙。

新府衙建在西湖湖畔的府前大街的東大街上,原先是南漢國的王宮因為戰亂早成了殘垣斷壁,已經被廢棄幾十年了。施平的團隊接下了舊城改造工程後,第一個任務就是為廣州府衙尋找新址。現在的廣州府衙設在南漢的經略使署裏,這座磚瓦混合的建築經過百餘年的風雨,早已經不堪使用,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通過工程隊的詳細考察報告,最後潘知州決定采用在南漢王宮的基礎上恢複原貌,重現當年輝煌的方案,這樣可以節省大筆的費用。重修過程中,施工隊大量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重新修葺裝飾一新的南漢王宮體製比當年愈發顯得恢弘。

馬車剛進航海門就是寬闊的府前大街,這條大道分為左右兩條車道,包括中間的隔離帶和兩邊的人行道在內足足有一百多米寬,全部都是嶄新的柏油馬路。說起這個柏油馬路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那個定居在廣州的大食人老伊卜拉欣。這家夥的運氣不好,上次抽獎的時候,他沒有抽到一塊玻璃鏡。而他的死對頭居魯士運氣爆了棚,不僅中了獎,還拿到了其中兩塊玻璃鏡。

這種結果讓誌在必得的老伊卜拉欣非常沮喪,甚至打起了打劫居魯士的主意。就在這時,四海商行蕭掌櫃找到他,問他知不知道石油。看到樣品時,老伊卜拉欣連連點頭表示自己知道。因為他所在的部落附近就有一個很大的黑水湖,那裏麵全部都是這種黑乎乎的東西,不僅味道很難聞,點起火來油煙很大。

他告訴蕭掌櫃沙漠裏沒人喜歡這玩意。蕭掌櫃聞言大喜,直接告訴老伊卜拉欣,如果你每年能夠運來這種黑油,每裝滿五百料的船,可以在四海商行換一船瓷器或棉布,另外每船還贈送三麵兩尺見方的玻璃鏡。有這樣的好事,老伊卜拉欣哪裏還按奈得住,當即雙方就達成了合作協議。蕭掌櫃很大方,給了他一麵鏡子和一船棉布做定金,老伊卜拉欣這一次親自出馬回了一趟阿拉伯半島,半年後就帶回了十一條船的石油。於是,長洲島上多了一個小小的石化廠。

後來,居魯士也得知消息,死皮賴臉加入了進來。居魯士這個波斯王子流落到東南亞時,就在渤泥地區見過石油,那裏采油的運輸成本更低。於是他發揮海盜本色,帶著部下直接跑到渤泥國搶了一塊地盤,在當地抓來土著替他采油。

居魯士漸漸地取代伊卜拉欣,成了四海商行最大的石油供應商,這讓伊卜拉欣嫉妒不已。此後,兩家為此在海上多次交鋒,都是為了豐厚的利潤。有了兩個大食人的加入,渤泥和阿拉伯的石油通過海運源源不斷的運到廣州。在這個時空的十一世紀初,中東和大宋就開始了石油的貿易。比原時空提早了六十幾年。(據考證,宋徽宗時代廣州和阿拉伯地區就有了石油貿易,那時候被稱作猛火油,主要用於戰爭)。

一船船裝在木桶裏的石油運到長洲島碼頭,然後送到”石化”廠的分餾罐中,經過簡單的分餾過程加工成柴油、煤油、汽油、潤滑油以及瀝青等產品。這個所謂的石化廠比後世非洲肯尼亞私人小作坊的水平稍微好一點。雖然隻是簡陋分餾工藝,但一樣可以生產出各種油品。柴油就可以用在單缸柴油機上,單缸柴油機比現在的蒸汽機還要簡單,隨著金屬的加工工藝越來越成熟,施平的工匠已經能夠把穿越過來單缸柴油機完全仿製出來。當然,功率比原型機十二馬力稍微小點,隻有九到十馬力。

主要原因是工匠的鏜缸手藝還達不到後世車工的水平,再加上蒸汽動力的機床也不給力,導致缸體和缸套之間的誤差稍大,根本達不到原型機的加工水平,還需要時間去提高金屬加工的能力。不過,九到十馬力的單缸柴油機完全夠用了,很多機床可以擺脫笨重的蒸汽機,直接用柴油機提供動力更加的方便。再說九到十馬力推動一條七八米的小船完全沒有問題,如果大一點的船就裝上兩台。還有,遠洋帆船上也可以用單缸柴油機的動力輔助升錨或者升降帆,海上航行時可以省下不少的人力。

潤滑油不說了,工業上使用的地方很多。至於煤油,那可是現在的拳頭產品,也是最賺錢的生意。隨著玻璃廠的煤油燈的推廣,大宋現在對煤油的需求越來越大,光靠煉焦產生的煤油根本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提煉出來的汽油有些麻煩,這玩意兒既容易揮發又容易爆炸,現在沒有地方用得上,恐怕隻能用來殺人放火了。施平設法儲存了起來,看看將來是不是用得上。至於後世石油的深加工,如電木、賽璐珞、聚氯乙烯這樣的好東西,施平根本不懂生產工藝,這輩子他想都不敢去想嘍!所以,剩下的物質全被他當作瀝青使用了,雖說有些浪費,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府前大街是這個世界的第一條柏油馬路,施平照後世的習慣把這條大街設計為左右兩條馬路,中間修了花壇,作為隔離帶。馬車剛進入府前大街,老遠可以看到東大街上新修的州衙。那一片片飛簷翹拔的曲麵大屋頂,蓋著華貴的琉璃瓦,日頭底下反射出耀眼光芒。

馬車走到州衙門口,隻見正門兩根粗大的平柱之間,寬大的門梁上懸了一塊六尺長的伽楠香大匾,書有鬥大的“廣州府衙”,四個石青底子的”施體”金字。門前踏道兩側,各蹲了一隻神采飛揚的漢白玉大石獅。府前廣場甚為寬闊,踏道兩側藻井廊沿之下,挨著角柱石,是兩排鏨工考究的米青石係馬樁,還有地上劃好線的一排排車位。正對著大門約十丈開外,豎起了一根高聳入雲的沉香旗杆,旗杆頂上飄揚的綠色素旗上,一個碩大暗紅色的“宋”字赫然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