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五點,葛長寧從鎮教辦出來,隨即騎上了他並不擅長的那輛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是他第一天來到桃源小學報到,校長王軍給他的臨時交通工具,以便方便他出行,相比較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葛長寧還是更喜歡跑步出去辦事,在大學的田徑隊裏跑步就是他的一項本質教學工作。
從鎮教辦出來後,葛長寧便沿著這個鎮的主幹道一路騎行,這條兩車道的瀝青馬路串起了這個鎮的幾條村落,一直延伸到大山深處的其他小鎮。南方的這些鄉村地處在狹長且高低起伏的盆地裏,在一座座大山的包裹下,顯得孤獨而寂寞。
葛長寧一路騎行一路沿途欣賞著這鄉村美景,馬路兩旁,星星點點的房子各自依地勢而建,散落在各處。作為山多地少的村落,在低窪平整的土地上,大小不一的水稻田,菜地遍布其中,綠油油的水稻讓這個大地顯得生機勃勃。遠處的山坡上,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果樹林,再遠處是一片片重巒疊嶂的深山樹林。正直九月天氣,南方的氣候依然還是那麼炎熱。
比起都市裏的車水馬龍,大學校園裏的人來人往,葛長寧卻覺得這裏更加祥和而寧靜。從鎮教辦回到桃源小學大概十多公裏的路程,這條瀝青馬路便是桃源村與外麵世界溝通的唯一一條道路。
騎行了大概四十分鍾後,葛長安寧便看到前麵路旁樹立著一塊一米五多高的石碑,上麵刻著“桃源村”三個醒目的大字,石碑的一側,一條水泥鄉道彎彎曲曲的沿伸到桃源村裏麵。
葛長寧從瀝青馬路拐進了桃源村鄉道,眼前的房子也逐漸多了起來。桃源村雖然身處在大山深處,但是這幾年得益於政府的村村通公路的好政策,讓出行和外出回鄉的村民更加的方便和順暢,盡管這條硬化水泥路的鄉道隻有一個車位多點的寬度。
葛長寧從第一天來到桃源村便愛上了這裏,對於常年帶著田徑隊的學生跑慣了操場的他來說,這條鄉村道路簡直就是天然的跑步聖地。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泥路鄉道緩緩向山坡沿伸,一條從山頂緩緩順流而下的小河溪緊挨著鄉道,蘆葦草在小溪旁長得鬱鬱蔥蔥。每一戶人家的房子各自錯落有致的建在道路兩旁的周圍,時不時有一些雞、鴨、鵝拍打著翅膀從村裏人家的小院子裏跑到路中間,葛長寧按著車的鈴鐺,別著車小心翼翼的躲過了走過來的這些家禽。
依山坡而建的每戶人家周圍還有那遍布整個桃源村的桃樹林,盡管現在不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但是這一整片桃樹林把整個桃源村裝點的生機盎然。
葛長寧一路騎行一路想象著奔跑在桃花盛開的桃源村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心裏不由自主的會心一笑。
正當葛長寧在分神的時候,一隻黑色小狗從屋旁小路的拐角旁串了出來,葛長寧猛的雙手急刹單車,身體迅速一傾,差點摔倒在地,辛好有一種常年運動的天賦在保護好他的身體平衡。
“你沒事吧?”一位少年從小狗的後麵追了上來,說話的時候微微喘著粗氣。“小黑別叫。”小男孩叫停了在汪汪叫嚷的小狗,小狗隨即乖乖的在小男孩的身邊轉悠著。
“哦,沒事,差點撞倒你的小狗了。”葛長寧架起了自行車,整了整衣服。
“對不起,叔叔,差點讓你摔跤了。”小男孩抱起了小狗起身,羞澀的向葛長寧道歉道。
“沒關係,你這小狗還挺皮挺可愛的嗎。”葛長寧打趣的笑了笑。
“它叫小黑,今年三歲了,是我的陪跑小夥伴。”
“陪跑小夥伴?”葛長寧不解的問道。
葛長寧好奇的開始打量起這個小男孩來,一副青澀又略帶成熟的少年氣息,高高瘦瘦的樣子,一頭短碎頭發,健康而黝黑的膚色,細長的大腿顯得矯健而有力,身上穿著一身巴薩的隊服,衣服看起來有點陳舊,穿著一雙髒髒的跑鞋。
“是的,陪跑小夥伴,每天下午放學後我在學校操場跑道上跑,然後回到家後還會帶小黑出來繼續在村子裏麵跑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