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山,因黃昏時霞滿天,映紅滿山而得。
說天地初開時就存在了,隻不過地處極偏僻之地,人煙稀少,方圓數十萬裏都是原始老,中多參天古木,同時也有無數妖獸橫行,有些甚至道行高深,已經化作了人形,不過那些有追,向高遠的大妖,在化形之後,多半不願留在此地,而是向往外繁華聖地,那裏適合修行。
就是在這樣一處地方,山中有一隱士,將道觀建在一座矮山之巔,不過橫豎兩套四間泥瓦房,也沒麼的,就是寒酸。這隱士年少時曾在山下學習仙法,說天賦極高,修為也不差,隻不過後來跟同門鬧出了些矛盾,一氣之下來到這裏,當起了隱士,從此也不過問山下亂八糟的瑣事。
山中本來妖獸橫行,對人是沒有好感,不過這隱士心地好,對那些妖獸向來沒有敵意,而願意與它們修行,倒是也得到它們的敬重。
山中有一頭老羚羊,兩年前就已經化形成人,十分渴望人的仙法,與這隱士關係甚是不錯,不時會上山來喝茶論道,有時也會切磋一二,不過都是點到為止。
這一日老羚羊又來到山上,跟那隱士坐在院中論道,說起妖獸化形後與人同修的事,或許它也有,想要下山拜入某一仙門,個正,不想這般虛度陰,畢竟沒有高人,是難以摸索出麼成道的門徑的。
“仙門中人倒是無所謂人族還是妖族,隻要修行勤懇,天賦傑出,都是平等視之,道兄盡可去一試。”隱士說道。
“我隻是擔心,山下會不會競爭過於激烈,像我這等妖獸不會抓了去宰掉吃了吧。”老羚羊擔心的說道。
他聽說在山中是妖獸吃妖獸,下了山就是人吃妖獸了,畢竟山下的人厲害一些。
“這倒不必擔心,爭執肯定是有一些的,但也不會胡亂宰了就吃的。”隱士為子恒,他說道。
“子恒道兄,恕我問一句,你為何選擇來這裏隱居啊,山下不好嗎?”老羚羊自稱落霞山不老翁,他事向來謹慎小心,凡事量好多遍,不敢輕率決定,所以他都化形兩多年了,山中很多妖獸都下山仙道去了,他還在山中呆著未出。
子恒道人笑了笑,說道:“仙門中人就像我們這片原始森,獅子想捕獵老虎,老虎也想捕獵獅子,有時候為了一個虛不惜出手傷人,為了掠奪修行資源甚至會殘殺同門,惡語中傷之事是司見慣的,但也並非所有人都喜好這樣。見多了爾虞我詐難免厭惡,想尋個靜地,這裏數十萬裏大山,憑著原始野性而生,倒是沒有那些勾心鬥角,反倒踏實許多。”
“原來如此。”落霞山不老翁說道,原來你也是在山下過的不順暢啊。
他走後,隱士的個弟子湊上前來,開始揭老羚羊的短。
“這種話他都說了不下三十遍了,年前就在說了,如還在重,是不嫌累,要下山就下山,問來問去就有答案了?”三徒弟撇著嘴說道。
“就是呀,他分明沒有下山闖一闖的勇氣,要是師父允許,我說下山就下山去了,絕不帶猶豫的。”二徒弟說道,不過說這話後感覺不太妥當,又加了一句:“如師兄、師弟和師父都願意跟我一起下山的話。”
“師兄,我願意跟你一起下山。”最小的弟子忸怩著說道。
二徒弟聽到老的話撇了撇嘴,很想說,你歲,剛脫了開襠褲,跟我下山不是淨拖累我嘛。
“我感覺山上挺好的,有吃的有喝的,還有師父我們修行,又沒有危險,山下有麼好的,忘了我們的父母是怎麼死的。”大徒弟掃了一眼眾師弟,說道。
聽到大師兄這樣說了,其他想要發表意見的師弟都不說話了,他們多半是想下山看看,畢竟山下相對他們來說是新鮮事物,好奇心驅使著想去一探竟。可是大師兄說的也很有道理。
這個徒弟都是隱士在山下撿到的孤兒,都是命苦的孩子,他們分是:
老大雲長,十歲,撿到時不足一歲。
老二雲天,十歲,撿到時歲。
老三雲一,十一歲,撿到時三歲。
老四雲霽,十一歲,撿到時四歲。
老雲鬆,八歲,撿到時兩歲。
老雲,歲,撿到時兩歲。
老雲衝,歲,撿到時兩歲。
他們雖然跟著師父修行,其實早已把師父當父親,都深當初若不是師父救了他們性命,並帶山中,早已經死在山下,說不定連屍骨都喂了野獸。師父曾跟他們說過,他們中的一些孩子,在撿到他們時,他們的父母正在野獸分食,他們就躺在一旁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