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外苦寒之地(1 / 2)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東北方自古以來都是苦寒之地,從秋季開始,南方地區還在吟詩飲酒賞秋月時,北方就開始棉襖烤火打哆嗦了,古語說過:“胡天八月即飛雪”。

所以以農耕為主業的中原王朝一直以來對那裏都沒啥太大的興趣,對北方嘛,最主要問題是考慮如何防止和抵禦遊牧民族偷偷的南下劫掠。

明朝也是一樣,隻在山海關一帶附近設防,塞外那荒涼之地,雖說也是大明的疆土,在皇帝眼裏,那是化外之地,並未太放在心上。是啊,江南水鄉多好,香噴噴的稻米,各種各樣的糕點美食,美酒茗茶,花鳥詩畫,琳瓏滿目的小商品,還有美女多多,這樣富饒美麗的地方他不比塞外香嗎?

其實北邊那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荒涼無人之地,關外一直生活著一個族群,也就是女真族,在唐代時期叫做肅順,造出來的弓箭十分不錯,弓箭常作為貢品進獻給大唐。

宋代時候,這個族群不知道在哪發了財突然就強大起來了,完顏家族帶著這個族群建立了大金,完顏兄跟弟兄們說:我們大金有力量,嘿!看誰不爽就砍誰。跟他搭界的宋朝動不動就被砍,硬是把北宋給打成了南宋,擄走了宋朝兩位皇帝到了東北那嘎達一呆就是大半輩子,嶽飛就是那時候的故事,給宋朝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就連左邊鄰居彪悍的蒙古人都常常被揍得鼻青臉腫,更別說咱文縐縐的大宋了,硬是把千年中原經濟中心也從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可以說這種改變至今都受其影響啊!

後來蒙古人也發了財崛起,在宋蒙聯合之下,終於報了前仇,合夥砍了大金,才把這個族群徹底打垮,那些未亡的族人匆忙逃亡北方,在深山海邊蟄伏下來,再也沒有重回世人眼中。

時光如流水一般的過去,再到後來蒙古人被朱元璋趕走,這會兒就太平了,全天下的老百姓總算過了幾代安穩的日子,包括女真人也是。

當時的女真主要有三個大塊,分別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每個大塊下麵許多小部落,其中建州女真勢力最強,離山海關最近,跟中原打交道最多。

在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當時有一座小城,叫赫圖阿拉城,這座城對於女真人族群來說,可是個大城了,族群的首領住在這裏,趕集貿易也在這裏,賣糖葫蘆的也在這裏,車馬牛羅等等都在這裏,按照現在的話來說,農村的女真人希望有一天能在赫圖阿拉買套房,那人生就完美啦。

赫圖阿拉一帶周邊在大明官方的名稱是建州左衛。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赫圖阿拉旁邊有個小酋長叫塔克世,這天他家裏挺熱鬧,塔克世也很高興,為什麼呢?因為塔克世的老婆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酋長家大公子嘛,取個啥名字好呢?塔克世望著屋內打獵回來掛在牆上的野豬皮,就給這位公子哥取名叫“努爾哈赤”(滿語)。

接下來幾年,努爾哈赤又多了兩個弟弟,一個叫舒爾哈齊,一個叫雅爾哈齊。三兄弟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他們的母親就去世了,塔克世再娶的繼母對他們都很刻薄,三個人的童年並不是美好的,努爾哈赤十九歲就被迫分了家,與其他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樣,自己幹活自己吃飯,日子過得有點苦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