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這是兩種產品,成本差距有點啊~
在美國,一瓶330ml的罐裝成本才多少?賣價也才二三十美分。這裏就不得不說美國可樂的售價了,自動售賣機一美元,商店九十美分到五美元不等,一打十二瓶三美元,迷之價格或者說價格歧視。
那麼自己的起泡酒?單瓶子都比它貴啊,不知道能不能生產易拉罐裝的氣泡酒,反正這些普通品質的氣泡酒也不需要窖藏時間。
在書房寫寫畫畫半天,一直到吃過晚飯,時間快到八點。布二言停下來,又琢磨了會,才給本接通電話。
“本,早上好~”看了眼外邊燈火輝煌的都市,布二言不由一樂。
“嗯,我想問下如今的起泡酒能裝瓶了嗎?”
“對,我這邊需要一些用來做宣傳....”
“不用,一般就行。”
“亞洲夏國這邊...”
“怎麼可能!這裏的酒文化比歐洲還早呢!葡萄酒也很早就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說的就是了。隻是無酒精的氣泡酒應該沒有接觸過,我這邊也是試水一下市場反應,正好我這裏有個酒店開業了。”
“對,所以你那邊能不能先裝瓶一批?對了~還有這個酒能不能用易拉罐灌裝呢?”
“對,就是跟可樂一樣的那種。”
“嗬嗬,說說而已嗎。可以就好,不是可以減少成本嗎!”
“我準備把一般品質的一千多萬瓶全部用來做成罐裝的,能裝罐兩千四百多萬罐,零售價定價一美元。”
“不錯,對比原來的瓶裝能減少一半的包裝費用,而且這個外包裝更省錢。”
“嗯,我知道!不是還有其它品質的可以用來賺取嗎!普通品質的一百多萬瓶就正常的用玻璃瓶橡木塞,定價十美元。”
“嗯,知道~你聽我說完。窖藏一年精品標準瓶五十美元,兩年的八十,三年的一百;高品質窖藏三年的五百起售,五年一千;特級的窖藏三年一千,五年兩千。”
“我大致計算了一下,這樣一來我們的價格在普通消費群就有了絕對的優勢,高品質的我這邊會在希爾頓酒店和我的酒店出售,我還不信我這三萬多箱酒兩千多家酒店還賣不完。”
“嗬嗬,過獎過獎,怎麼樣?這麼一聽是不是更有信心了,隻要你能把控住產品質量,銷售這邊問題不大。”
“嗯,這些慢慢來不是還沒裝瓶麼,先給我這邊準備一百箱。”
布二言算了下,這個就宴會用一些,酒店留一些就差不多了,畢竟這種品質的也不好拿出去送人啊。
要不然回頭一打聽,這玩意一箱也就幾十美元不夠掉分子的。
掛了電話,布二言又勾勾畫畫了半天,琢磨了一下這種方案可行。要知道自己還有個麗人酒莊呢,裏麵的葡萄酒也可以這樣銷售。
當然價格就不能定的這麼低了,如今的夏國葡萄酒大眾還是兌雪碧喝的呢,真正的餐酒市場還沒有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