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劉備接連遣兵,戰於黃巾,又一戰斬張饒,傳繳四處,借此收複北海國全境,還政於孔融。
後收管亥,又以此招收挑選五千黃巾軍。還有數萬黃巾老少婦孺,派小隊送入泰山郡。
閑暇之餘劉備於鄭玄處聽學,交好同學。
同時,平原郡城關羽、徐晃、郭嘉、劉興在府內交談。
關羽道:“大哥親往北海,誘敵來攻。”
“如今,徐州未動。冀州袁紹已定大半,不知動作。”
“兗州劉岱蠢蠢欲動,其下郡守相國已有整兵者,稱欲伐黃巾。”
“青州一地,此時還無人動,聽伯起言,樂安國王膽小,其國相隻一儒生,雖響應袁紹,不敢動。”
“濟南國王率先發難,此時不動,怕是等待良機也。齊國王同其為一丘之貉,不得不防。”
“此刻時機已成,吾等應先發難,也好早日相助於泰山郡,大家意下如何?”
劉興見關羽看向他,出聲道:“關都尉所言極是。”
徐晃沉聲道:“主公還未有令,不易輕動。”
關羽說:“公明謹慎,乃良將也。不過大哥書信已至,將平原郡全權委任於我。”
見徐晃點頭,關羽又問郭嘉:“先生覺得如何?”
郭嘉還在喝酒,聽到關羽叫他,苦笑道:“我可不是劉公麾下人,關都尉何必問我。”
關羽一抹長須,沉吟道:“先生先領下平原長史之位如何?”
“我未見劉公。”
關羽眯著丹鳳眼:“為長史。”
郭嘉停杯:“兩位將軍所言皆中。”
然後看向劉興:“請平原王密令傳於濟北相鮑信,言願意作為內應,引其麾下而來。”
“在派人告知濟南國王、齊國王,已經同濟北相鮑信掌控平原內部,讓其國相帶兵來,一同圍剿平原郡。”
“也好減輕泰山郡周邊壓力,避免敵軍形成包圍之勢。”
劉興一口應下後,郭嘉又同關羽說到:
“關都尉於必經之路埋伏,敵軍乃助戰,必然兵少且輕入,務必一戰覆滅。”
“再以此兵進濟北國,一觀形式。”
“鮑信此人勇武才智不如都尉,可若有反應,以城堅守,無久攻不可下。”
“都尉不可逗留,即刻轉入濟南國、齊國,兩城無人無兵,必可一戰而下。”
關羽點頭笑顏:“所思所想倒是和大哥安排不謀而合。有些本事,怪不得公明、益德皆看重於你。”
“大哥亦告知於我,安定青州後,欲拜先生為祭酒。”
郭嘉無奈而笑,心中誹謗:早知道和益德兄一起去泰山郡了,這關羽明明能強且智明,行為卻像個匹夫一般。
唉,想不到文若兄也棄了袁紹,投於劉公。明明是我先到的,這番下來,我倒是變成後來者了。
郭嘉一邊想一邊說道:“冀州袁紹還未安定,不知其會如何行事。可濟南國、齊國定會派人而來,若無大將,平原恐失。”
“公明謹慎知兵,可守於平原以待時機。”
徐晃領而回道:“雲長可安心行事,我同奉孝守於平原,必無所失。”
這番談話後,平原上下一時間動作起來。
……
北海國
一日,探子劉陵報於劉備:“冀、青、兗皆有異動,徐州態度尚不明朗。”
劉備想後,又起誘敵之心,準備前往東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