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戰役布置(1 / 1)

看到這個複雜的地形及狀如繁星般的據點和工事,眾將不覺倒吸一口涼氣,這麼複雜的地形,別說有工事,就是沒有,也得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撕開口子的希望,怪不得上野郡城名氣如此大,號稱固若金湯,名不虛傳。

清平子道:“大家不要吃驚,不是隻有咱們的十萬大軍浴血奮戰,還有其他熟悉地形及工事的諜間人員配合我軍行動,否則,別說區區十萬兵馬,二三十萬也不敢輕易下注。再者,上野郡城守軍連續奮戰數月,人困馬乏,兵力削減,工事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已經不擁有完整的戰鬥力和戰鬥體係,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方便,下麵請宮將軍給大家講解具體的作戰計劃。”

諸將目光聚焦,拿著地圖棍的宮疏雨點在立體虛擬陣地上,道:“河東縣往西北,有兩條黑水江外延的環形支流經過,水深十多米,江闊百米,江岸有複雜的沼澤地。

“劉藩之軍依托江水和沼澤,利用為數不多的堅固土地,建立起了互相支援的防禦工事,結合江水以西喜鵲山上的防禦體係遠程火力支援,擁有極強的防禦能力,馬藩攻打了這麼久,連喜鵲山都沒有打下來,可見其利。

“兩條江中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水雷、水下鋼樁等,在防禦兩棲裝甲及登陸艇等方麵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我方諜間人員的努力下,摸清了一條安全的行軍路線,可讓我軍順利通過。

“這兩條江河起到的防禦作用是外延輔助,真正難啃的骨頭,是江後最高峰超過一千五百米,南北走向、狹長堅固的喜鵲山。

“利用地形,劉藩在山頂和四周建立了永久性防禦工事,依托山體挖出的儲存空間,儲存了大量給養和武器彈藥,建立了以山頂重工事為支點、各線互相聯絡支援、四通八達的地上、地下交通體係。

“據估計,他們不需要任何後勤支援,給養及武器彈藥也可以堅持戰鬥半年以上,唯一可以攻破的可能,就是將守軍全部殺死,或者他們主動投降。

“幸運的是,在喜鵲山南段有三個以山頂工事為支點的防禦體係將向我軍敞開前進道路,山峰東側42個交叉火力據點將不會對我軍開火,我們要利用這些據點間的兩條羊腸小道,以最快速度翻過喜鵲山。登上喜鵲山後,守軍會撤出工事,讓我們的神武軍進駐。

“蘇將軍,你們神武軍的任務就是,利用喜鵲山的火力進行遠程支援,搶奪喜鵲山南麓劉藩靠江的工事,並配合沿黑水江北上的水師,封鎖劉藩南線水師,遏製他們的火力攻擊我軍渡黑水江的兵馬。

“馬藩水師之所以沒有攻破黑水江防禦南下,劉藩水師也不得不分成南北兩部,是因為喜鵲山以西的寬闊水域中構築了極其複雜的工事,水下人造暗礁遍布,江中有許多從江底一路構築往上露出水麵的堅固工事,配合水雷陣和東西兩側的協助,防禦網讓人望而卻步。

“加強了防禦力量的同時,這也造成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弱點,就是劉藩自己的中型艦艇也無法通過這一段水域,被迫分隔成南北兩部,各自為戰。

“劉藩水師與馬藩鏖戰多時,大部分中小型艦艇遭到重創,雖然還有水師的建製,戰艦及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從前,我們目前有這個能力從水陸兩路進行壓製、封鎖。

“劉藩有劉藩的困難,我們也有。其一,我們發起上野戰役的目的是將郡城收入囊中,這些防禦設施和防禦工事,能不破壞盡量不破壞,除非萬不得已,我們不會提供遠程火力覆蓋,以盡量保證工事的完整。

“其二,跋山涉水前進,山川縱橫,江河交錯,大軍能攜帶的隻有輕型單兵火力,90毫米及以上的自行火炮和裝甲集群無法配合,大家能利用上的隻有劉藩工事裏本身存在的重火力,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弱點。

“當然,劉藩也不好操作。這些藩鎮的技術落後於我們,重型火力缺乏火控係統,火力覆蓋的精準度低,就是有火控係統的我們也不能完全保證精準打擊,別說劉藩。

“未免誤傷,一旦我軍開始與劉藩各部糾纏,爭奪據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們也會陷入兩難,無法提供有效的遠程火力支援。

“我軍控製了喜鵲山南段的前進道路後,天策軍及神策軍前鋒就要快速跟進,翻過喜鵲山,強渡黑水江,盡快在黑水江對岸建立穩固據點,接應後續兵馬前進。

“同時,青山軍要清掃喜鵲山以東兩條外延支流的劉藩據點和兵馬,徹底清除障礙,確保我軍後翼的安全,讓我軍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安全狀態。

“青山軍開始清掃,天武軍就要跟進,配合神武軍,沿著整個喜鵲山從南往北與劉藩駐軍爭奪工事、據點,以最快速度占領整個喜鵲山,使其成為我軍最重要的跳板之地。

“青山軍在外延支流與劉藩的戰鬥打響,大竹軍、芙蓉軍、蘭竹軍就要從支流外往北突擊,威脅劉藩黑水江北部水域的防線。會有起義人員配合我軍北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