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3)

“諸君萬,行個方便,在下能一道避雨否?”

衝進破山神廟,居然發現有四人在佛龕前圍火而坐。正麵之人看似將不惑,著一身藍衫,蓄著尺長的髯,身材魁梧,左首一人罩著鴉青色道袍,看去三十出頭模樣,麵白無,背對著的那人也是色衣服,看不楚到底是何顏色,聽到人聲時頭看了一眼,看去也是三十多歲的年紀,帶一點胡子,此二人樣貌平凡,中等身材,其餘並無甚特色。右首是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倒是十分俊,身形修長,隻是略瘦了些,麵色有些憔悴,雖穿一身極淡的雨過天青色衣衫,依舊不顯臃腫。四人均衣飾考,手文扇,墜珠佩玉,舉手投足亦頗涵養,應是詩禮簪纓之輩。

隻是在這荒山野嶺,殘垣破廟,如此四人齊聚,未免有些古怪。加上他這個不之客,可是奇上加奇了。

藍衫長者應了聲:“都是趕之人,客君請便。不如坐下來一起烤火暖。”

他連忙道謝。

四人挪了挪位置,原背對之人和那位最年輕的公子之間讓出個位子來,於是他也坐到了一起。

“諸位陌相逢,亦是有緣,我最年長,來介紹一下。”藍衫人捋笑道,“鄙姓方,方子蟾是也。”然後著左首之人:“這是邱平秋兄。”又著下首之人:“此乃靳鶴年靳兄。”最後著右首之人,說:“孟秋山孟兄。”

三人皆拱手說不敢不敢,然後齊齊看著他,唯獨孟秋山微笑了笑,看了一眼便頭看火。

他也通了姓,並問道:“諸君莫非都是去妙善觀賞梅的嗎?”

孟秋山隻是抬頭又看了他一眼,依舊微笑不語。另三人麵色略變了變,說道:“莫非閣下也是去賞的?”

“妙善觀那幾株年老梅實在難得,人間絕品,我輩吟風弄月之人,如何能錯過。”他滿麵向往,“何況聽說觀內的心道長華出眾,又冰肌玉骨仙人之姿,有心前去詩文,順便一睹仙姿。”

孟秋山此刻開口,笑道:“虞兄倒是坦誠得很,隻是,虞兄莫非不道妙善觀去歲便已遭火劫,早已人去樓,門庭凋零。心道長亦不去向。”

“是麼?”他唔唔了一聲,“可惜了,不老梅還在否。”

另三人原本頭不語,此刻搭腔,說著或許還在,又或許早已焚盡之若有所的言語。

“我到是好奇,要麼等雨停了,一起去賞玩一番?”他提議。

靳鶴年附議道:“我等正有此意。往年去賞老梅,愚弟與子蟾兄,邱兄還在觀內相遇,秋山兄倒是說曾見過我等,想不到年吾四人也撞上了。不定,觀內早有人已去觀賞了呢。”

方子蟾和邱平都盯了他一眼,似乎嫌他多嘴了。孟秋山依舊一副不相幹的模樣,微微頷首,淺笑道:“早應與諸君見禮,歲也可相約同去。”

“諸位雖未相約,卻能在此時此地相聚,實屬難得。看來,此番不去都說不過去。”他笑著插嘴。

四人點頭附和,方子蟾岔開話題問道:“虞兄好似疏灑隨性得很,卻不何許人也?”

“在下來喜好遊山逛水,沿途結同好,個修行人罷了。”他道他們勢必會好奇,畢竟此處唯獨自己是個局外人。

“原來如此。”方子蟾笑道,“吾等亦不過是久試不中的秀,也就秋山兄尚年輕,還可大展宏圖。幸而祖上積德,庇蔭子孫,否則似我等一無是處,早就落街頭了。”

方子蟾說得極謙,邱平忙笑著口:“子蟾兄過謙了,誰不子蟾兄經營有道,富甲一方,有此家業,功何足掛齒。”

一時間,幾人互相恭維起來,唯孟秋山從不插嘴,微微斜靠在破廟石柱上,聽到有趣之處,亦不過微笑頷首,時而把玩手中折扇,時而惘然走神。他與孟秋山坐得最,因此一舉一動盡在眼底。估計四人前早已聊了不少,看似方子蟾,邱平,靳鶴年三人已有些情,從他們恭維之中可以聽出來幾人都是殷實之家,或家中有仕宦之士,或有巨賈,或有儒,都非等閑之輩。倒是對孟秋山不甚了解,隻道他也是本地人,官家子弟,平日管甚嚴,鮮少與人往來,估計也因此不愛談。不過他看去也隨和,雖不太言語,卻從不駁斥他人。

又過了一炷香時間,雨總停了。密雲漸開,若有若無的陽散下來,室外已不似方的陰沉。於是,一道熄了火,前往妙善觀。因相隔不遠,便將馬匹留在山神廟,行前往。

一荒草萋萋,可見人跡甚少。及到跟前,果然,山門破敗,一座道觀斷壁殘垣,猶有大火焚燒之後的焦黑之色,也不過有幾處屋舍看去勉齊,然而也爬滿荒草,苔痕遍地。

孟秋山見此殘敗之相,輕輕歎了口氣。

往前走,轉過一堵高牆,迎麵一樹紅梅,正開得繁盛,山中霧氣氤氳,襯得它如若胭脂紅霞,枝幹盤若虯螭,雖蒼老卻有龍騰虎躍之姿,十分壯觀。可惜邊上幾樹已火焚得隻剩焦炭,唯獨這一棵,有幸存活。

他嘖嘖稱奇不已。

方子蟾等人亦瞠目結舌。孟秋山站在梅樹下,是神情恍然,也不是喟歎眼前景,還是追憶他自己的往事。

“這株老梅,比起往年,竟然繁盛了些。”隻聽他喃喃自語。

方子蟾等人四處遊走查看,我與孟秋山隻顧賞梅。在這荒敗之處,這一樹紅梅尤為醒目。孟秋山繞著梅樹,時不時伸手輕撫樹幹,麵上神情時悲時喜,人捉摸不透。

極目遠眺,都是密遮天,有的是翠竹鬆柏之。青翠木圈著道觀,觀外生機盎然,觀內卻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