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份,東北鄉下的一片樹林裏,一道身影躲在一棵大樹下,而此時細雨連綿不斷,滴滴噠噠地從樹葉間流下。
此人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身材瘦弱,個子也不高,有一米六左右,頭發有點長,而且被雨水打濕了,緊緊地貼在頭皮上。
身披一件藍色破衣衫,下身則是一條肥大的褲子,至於腳上的舊布鞋,早已被不安分的大腳趾給頂破了,少年右手拿著一根短棍,肩膀上還挎著一個灰色的布包。
因為下雨,大半個身體都淋濕了,褲腿上全是黃色的泥巴,裸露的皮膚也很粗糙,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來東北打工的李向陽。
李向陽小時候父母雙亡,靠爺爺和奶奶撫養長大,初中還未畢業,迫於家中貧困,不願繼續上學,早早地離開家鄉,來到東北,在三叔李起銀家打工。
之所以要到三叔李起銀家打工,一方麵是因為他年紀太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親戚的關係,而爺爺和奶奶不願意讓李向陽在外麵吃苦受累。
掙不掙錢都不重要,管吃管住就行,這也是爺爺給李起銀去信時說的。
而且李起銀也說了,等李向陽到年底回家的時候,會給他一千元錢。
一千元錢,在這個年代已經不少了,即使他到大城市打工,都不一定能掙到一千元錢。
李起銀不是李向陽的親三叔,兩家都快出五服了,在饑荒年代,是李向陽的爺爺把李起銀帶到東北,托人給他娶了媳婦,並安了家。
爺爺肯把李向陽托付給李起銀,就是想讓李起銀記起舊日的恩情,而且李起銀的父母也是爺爺幫助收斂的。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爺爺口中念叨的李起銀卻根本沒拿李向陽當侄子看,而是把他當成了一個長工,任意地使喚他。
一天兩頓飯,再加上繁重的勞動,讓李向陽的身體很快瘦了下來,從一百零幾斤的體重,一直降到九十斤左右。
如果不是考慮到李起銀答應他的一千元錢,恐怕李向陽早就不想幹了,去別人家幫工也不止這個錢數。
李向陽不想讓爺爺的麵子難看,更想拿到那一千元錢,所以咬牙堅持到了秋收季節,隻要挺過秋收,東北很快就會迎來下雪天,到那時不用李起銀攆他,他也會離開的。
為什麼在下雨天來到樹林裏,主要是因為他太餓了,早上沒吃飽,現在離晚上吃飯的時間還早,所以他不得不拿著一個棍子,準備在田野裏摘些野果,填充一下肚子。
但是當他出來沒多久,遇到了疾風驟雨,讓他來不及趕回去。
李向陽透過雨幕,看到樹林外麵的雨越下越大,而且天空還打起了雷。
打雷下雨天,一定不要躲在樹下,但是李向陽不懂,而且樹林外麵電光閃閃的,讓他根本不敢出去。
突然,“轟隆”一陣雷聲響起,隻見一道閃電直劈在李向陽所在的樹木上方,而李向陽也被樹木傳導下來的雷電擊中了,然後直挺挺地倒下了。
.......
過了很久,迷迷糊糊之間,李向陽從地上爬了起來,渾身濕淋淋的,雙手滿是泥巴。
看看外麵的天氣,發現樹林外麵還下著雨,不過此時雨勢小了很多。
“媽的,什麼時間開始下雨了。”
李向陽皺著眉頭罵道,他記得當時正在給爺爺上墳,當他把爺爺留下的舊衣服和一些舊書都燒掉時,突然一陣狂風刮過,滿天的紙灰撲麵而來,讓他趕緊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