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堂內,寂靜一片。
大家都在安靜等待,想看看江寧會給出怎樣一個證明思路。
隻見講台上,江寧淡定的拿起水杯,姿態從容的小小呡了一口。
隨即操控手中的最新款移動通訊設備,在寫字板上投影出一組照片。
照片共有三張,其中兩張看背景是在藍星上,而另一張看背景則是在月球。
指著照片江寧不急不慢的開口說道:“如大家所見,這是我們與國家天文台那邊合作做的一個實驗。
在藍星與月球各安裝了一個激光接受發射器,圖一是從藍星上發射激光的照片,圖二則是在月球上接受激光後再向藍星發射激光,圖三則是在藍星上接受激光。
我們排除了所有可能會影響激光路徑的因素,即使是這樣。在兩處所接受到的激光,與預測接受到激光的地點仍存在一個極小的差值。
這個差值是排除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幹擾因素後,仍然存在的。
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引力,空氣,大氣…
在以往,這種差值大家因為找不到原因。所以通常會認為是正常現象,所以允許它的存在,也就沒怎麼把它放在心上。
我說的對不對?”
江寧說完目光掃視底下人群,見大家臉上各種表情都有,皺眉思索,低聲議論,一臉疑惑…
微微一笑,江寧伸出他修長纖瘦的手指,在移動通訊設備上稍微劃拉了下。
瞬間,寫字板上的圖片被切換成滿屏的計算數據。
看著寫字板上的計算數據,江寧沉默了會,這才緩緩開口說道:“誠如大家所見,現在放映在大家眼前的是正常的計算數據。通過現有公式綜合推導後,得出的這樣一個結果。”
說著,江寧指了指寫字板底下的計算結果。
底下人群跟著公式重新計算了遍,確定了數據沒錯。
江寧把投影關掉,轉身在寫字板上親手寫下了那個結果。然後轉過身,對底下人群說道:“諸位,誤差就在這裏。”
說完江寧再度轉過身,在寫字板上寫下一竄公式,寫完又轉過身對底下人群說道:“這是現有的時空彎曲計算公式,當然大家更喜歡叫它引力透鏡計算公式。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在彎曲的時空場中,光所路過的路徑變化偏差。
但這個公式仍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以至於不論如何計算,它總有一個極其細微的誤差。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用這個公式計算時,對結果我們通常使用的是約等號而非等號。
那麼明明排除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因素幹擾,為何還會如此呢?”
江寧對底下人群發出提問,問完就靜靜的坐在講台邊的凳子上安心喝水。
而底下人群卻已經紛紛陷入沉默當中,這個誤差值他們當然知道。
特別是在計算一些天文距離巨大的邊緣星係時,往往能讓大家撓頭抓耳,因為結算出來的結果與觀測到的結果幾乎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差值。
這種偏差直接導致了,以至於一些本該在藍星上觀測不到的現象卻能觀測到。
為此大家不得不進行一次次看起來靠譜的修正,再修正。可即便是如此,這種偏差仍是大得離譜。
根本無法用現有理論公式去解釋。
大家也不是沒有懷疑過現有理論公式是否真的正確,可苦於沒人提出新的理論給出新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