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切勿代入現實)

“淅瀝瀝”,

天空,

下起了雨。

“轟隆——”

緊接而至,

雷聲響徹,

雨幕——

逐漸模糊了視線。

天下雨,

是雲哭了。

少年從窗口向外仰望,他傷感的神情不由得讓人心疼。

或許是淚水模糊他的視線,他伸出白皙修長的手擦拭著眼角的淚水,然後低下了頭,看向手裏緊緊攥著的照片。

黑白照片上的老人慈祥和藹,笑容可親,這是一個長相本就麵慈目善的老奶奶。

隻有死人的照片才是黑白色,

少年的奶奶去世了,

這是遺照。

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告訴少年這是骨灰盒,又叫壽盒,隻有被裝進這個盒子裏的人,才是真正的算得上壽終正寢——當然,這也隻是個說法而已。

他親眼看著——奶奶被人推著進入火化間。

奶奶的遺體進行火化後,隻剩下一堆骨灰,骨灰被工人很隨意的裝進了一個小盒子裏頭。

那麼大一具遺體,被火一燒,隻剩下一捧灰燼,人死歸塵,莫過於此。

奶奶走了。

隻留下他一個人。

他或許除了血緣上的親人,就真的是再也沒有親人了。

如此,

他認為也挺好。

少年自小是個留守兒童。

父母將其生下,扔給奶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一次,甚至連個音訊也無。

都說留守兒童缺乏管教,其實他們隻是缺愛。

對於那對不負責任的父母,少年從來沒抱過任何期望。

直到昨天,

村裏寄來一個包裹,這是少年父母寄來的。

當時拿到包裹,

少年又怕又緊張,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緊張,這緊張感當時讓他忘了心底裏的恨。

可他還是很傷心,

奶奶走了,他們也沒有回。

這個包裹,就在少年跟前。

這是一口紙皮箱子,

被一層透明膠帶固定,

箱子上用黑色大頭筆寫著村裏的地址:尹嶺,

收件人是少年的名字:尹觀瀾。

少年姓尹,

這個村裏的人,也大多都姓尹。

聽村裏的老人說,百年前村子裏姓尹的祖輩們,本是一家人,

隻是後來血緣淡泊了,又因為矛盾糾紛,各自才分了家。

“觀瀾”二字,出於《孟子》,取自“觀水有術,必觀其瀾。”

“尹觀瀾”這個名字,

是奶奶找風水師給他批過命後取的,

奶奶曾說過,希望他能做一個像“水一樣的人”。

尹觀瀾也曾問過奶奶,像水一樣的人,是怎麼樣的人?

奶奶在生前也隻能通俗的解釋:水一樣的人,就是做人做事懂要得圓滑。

確實,隻有圓滑的人才能混得好,這是真話。

奶奶生前是個手藝人,卻一生都未曾學會圓滑。

她是個紮紙匠,

這是一個不詳的封建職業。

從古至今和死人打交道的那部分人,都不會被世人所正常待見。

因為怕和偏見,

人們一直對死亡充滿畏懼,

對於死亡有關的職業也心存嫌棄。

其實,

奶奶待他並不好,

打罵之事,

常有。

他小時候,

是在奶奶的暴力之下長大的,

後來,

讀書時,

也一直活在在奶奶的辱罵聲裏。

因為奶奶是個紮紙匠,

村裏人說,

她是個不詳的女人,

當初是奶奶克死了年輕的爺爺。

至於爺爺,

聽村裏的老寡婦說爺爺生前長得很好看,

隻是連個照片都沒有留下來,

隻留下了關於奶奶克死一個美男子的流言蜚語,

這個流言蜚語伴隨了奶奶的後半生,

因為,很多壞人也變老了。

這個家,

還是奶奶靠自己紮紙人的手藝賺來的錢,才蓋起來的。

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打火機。

“啪——”

火苗竄起,

尹觀瀾對著黑白照片露出了輕淺微笑,眼淚不住的往下流淌著。

火——點燃了黑白照片。

黑色濃煙,

從窗口飛出,

飛向雨幕,

燃燒後的照片變成了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