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與史思明,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
因唐玄宗李隆基奢迷怠政、楊國忠專權誤國等緣故,安史叛軍僅用月餘便攻陷號稱大唐“兩京”之一洛陽,建立“大燕”帝國,年號“聖武”。
時任右金吾大將軍的高仙芝與封常清奉命征討安、史叛軍,半道上見叛軍勢大便選擇避其鋒芒、退兵據守於潼關。
監軍邊令誠因為向高仙芝索賄而不成,便以饞言進獻給唐玄宗李隆基,將高、封二人逼死於潼關,其遠在長安的一家老小也被株連下獄,至今已有一個半月。
卻說這一天,是天寶十五年三月初七,夜,月明星稀,蘇州城下。
一個眼蒙紅布、腰纏葫蘆的瞎子拄著碧綠的竹杖走進官道旁的茶棚,摸摸索索地在最外麵的長桌坐下後,衝著裏間喊道:“小二,一碗白水。”
茶棚的小二正趴在茶缸前打瞌睡,聽見有人叫喚,眼未睜開,嘴裏已然出了一聲“得嘞!您稍等~”,睜眼一瞧,原來是個瞎子,心裏憐憫三分。
小二打著哈欠,一邊提壺備碗,一邊問道:“客人打哪裏來呐?這麼晚了怕是進不了城了吧?”
“大漠。”瞎子說完,又補充一句道:“我不進城。”
“是嗎?那客人要去哪裏?”
“長安。”
“謔,那可遠嘞!少說也要走三、四個半月!我看客人不如今晚就在這棚裏歇歇,明天趕早,到城裏賃條車吧?”
“不必,我一向——”瞎子話沒說完,便聽遠處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但人尚在百米外,呼聲早已清晰傳到茶棚之中:“小二,好酒好菜隻管上來!”
“嗖”得一聲,遠處飛來一錠五兩重的銀子不偏不倚落入小二手中的白瓷碗中,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
碗裏原本清澈透明的白開水頓時漾起幾抹血花,一圈一圈又一圈,在昏黃的油燈光下閃爍著奇特的光暈。
“客人對不住了,我這就重新給您倒一碗!”小二抄起碗底的銀子在嘴邊吹了吹,然後急急忙忙地塞進懷中走開了。
這時候,銀子的主人也已騎著白馬趕到,他們一行三人,個個身著黑色錦衣,頭帶棕色鬥笠,腰跨銅色長刀,滿臉疲倦之色。
其中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異族壯漢抓起一包生肉丟在灶上,催促道:“先把肉炒熟,再燙十斤酒,其他的時蔬、葷菜各配一樣!”
“好嘞!三位客人裏麵請,您要的酒菜馬上就好!”
小二忙不迭地在茶棚裏走來走去,給後來的三位客人鋪碗倒茶,燙酒切肉,沒多久三葷三素、外加一壇十斤重的高粱酒上了桌。
而異族大漢早在桌子北邊坐定,與他同行的兩個漢子也已入座,一左一右,分別是一個身形瘦長的和尚和一個儀態俊美的年輕公子。
待酒食備齊,異族大漢搶先從盤子裏捏了一塊熟肉丟進口中,然後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口中直呼痛快!
左邊的瘦長和尚雙手合十,在心底默念了幾遍佛經後,這才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屁股塞進口中,細細品味。
右座的年輕公子麵露猶疑,望著桌上佳肴,有些不安道:“大哥、二哥,私自宰殺耕牛可是違反了大唐律例,若是被人檢舉——”
“三弟!”異族壯漢打斷年輕公子的話,然後飛快地瞟了一眼坐在茶棚外麵的黑衣瞎子,眼底多了幾分疑慮,便低聲道:
“咱們三兄弟行走江湖,風裏來、雨裏去,過得本就是刀口舔血、腦袋掖在褲腰帶上的日子!
若是整天再唯唯諾諾、因循守舊,那做人豈非太過委屈?!更何況咱們江湖中人吃不吃得牛肉,也不是朝廷能管得了的!”
“三弟,我覺得大哥說的對!”瘦長和尚放下筷子,壓著嗓子勸慰年輕公子道:“
連我佛都曾曰: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你又何必給自己套上世俗的枷鎖?”
“對極對極!”那異族大漢聽得瘦長和尚竟說出這般哲理的話,也是頗為觸動,當即笑道:
“好一個‘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二弟所言,實乃我輩楷模!”,說完又端起碗來,仰脖子喝幹,快意至極。
年輕公子見狀,也打消心中顧慮,提起筷子夾起一塊鮮嫩牛脯,正要送進嘴中,忽聽一段淒淒慘慘的二胡聲在棚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