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村民都愣住了。
淩霄山距此八百裏,終年雲霧繚繞,早年間聽得仙鶴啼鳴,有仙人駕鶴出行,得見者跪拜,那仙人大袖一揮,頓時天降甘露,讓久旱的莊稼得到滋潤,當年便豐產豐收。
從此後淩霄山上有仙人,便廣為傳頌,十裏八鄉的村民都來朝拜,想要一睹仙人風采。
誰知淩霄山煙雲籠罩,不論怎麼走都走不進去,甚至有大膽地亂闖,被困在裏邊餓上三天,這才垂頭喪氣地走出來。
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那淩霄仙人不喜冒犯,便不敢僭越,隻是逢年過節抬上豬羊等供品擺在淩霄山下,祈求仙人保佑。
那些供品有時分毫不取,有時會消失一二,而事主當晚便會夢到仙人,所求之事也會達成。
曾有人祈求,自己癱臥在床多年的老父親能病愈,當晚便夢到仙人賜藥方一張,第二日照方抓藥,果然藥到病除!
還有人祈求,自己的孩子能拜入仙門,請仙人收下。
當晚仙人托夢,說淩霄仙宗乃是劍宗,非劍術精湛者不收,那人醒來大喜,連忙命自己孩子修習劍術,三年後劍術小成,果然仙人駕臨,將孩子收去做了弟子。
凡此種種傳言,遠傳越廣,致使方圓千裏內,人人都信奉淩霄仙人,凡有子,必令其修習劍術。
即便是青雲村這樣偏僻的小村子,也是崇尚劍術之風,百十口的人家,聘請村裏劍術最好的李獵戶做了教頭,帶著村裏的孩子們練習劍術。
每年春夏之交,農活不忙時,便聚集村民來村中廣場,一來檢驗眾少年的劍術,分個高低上下;二來也是悠閑娛樂,各家競相比較,看誰家的孩子更勝一頭。
至於獎項也不大,無非便是雞蛋、米麵、果蔬等食物,都是村民們湊的,主要還是鼓勵孩子們用心練劍,象征的意義更多一些!
但不論誰家孩子勝了,接下來做家長的在村裏便揚眉吐氣,雖說象征意義多一些,實際下場比劍,其激烈程度不輸於成年人。
就說小虎和大壯兩個孩子,一個是新近學劍半年,便成績突飛猛進;一個是連續三年的比劍頭名,到底誰更厲害,吸引無數猜想。
至於兩個孩子父親,一個是鐵匠,一個是屠夫,都仗著自己手藝不錯,心氣有點高,再加上兩個孩子的比較,明裏暗裏都較著勁呢!
隻是沒想到,這一番比劍,到是新近學劍半年的小虎贏了,還是這種讓人大跌眼鏡的方式,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神力,真讓人難以置信。
此時眾鄉親聽說此次比劍竟和淩霄仙師選弟子有關,愣了片刻,大壯父親眼睛陡然一亮,大聲問道:“老村長,你說得可真?淩霄仙師從未來過青雲村,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白胡子村長撚著胡須,笑嗬嗬地道:“自然是真的,前兩天夜裏,仙師托夢於我,還能有假?”
“竟是仙師托夢!”
“青雲村有福了!”
“哈哈!仙師終於看重我青雲村啦!”
眾鄉親大喜,紛紛說道。
小虎父親也是目露喜色,看了看還有些發懵的小虎,心裏也感覺有點不真,連忙問道:“老村長,青雲村自從練劍比劍,已有30年,從我那一代就開始了,為何之前仙師不托夢呀?”
“是呀!之前為何不托夢呢?”眾鄉親也覺得有理。
村長白了他一眼,不悅地道:“仙師之意豈能妄加揣測?許是之前沒看上咱們,許是忙著別的事,我聽說仙人睡一覺都是一年,30年咱們覺得很長,說不定隻是人家一個月而已。
好了!不要再議論此事了,還有半個月就是端午,想送孩子去的就來這裏,等仙師駕臨。”說著,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