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從你這裏聽到了這麼多的秘聞,如果還走的話,那就真的不當人子了。”
嬴胡亥翻身下了馬,牽著馬去湖邊上飲水。
孫鯁看著嬴胡亥的背影,臉上閃過一絲不太自然的神色。
韓談笑了笑,也翻身下了馬,牽著馬兒到湖邊上去飲水。
陳倉道修築了寬大的引水渠。
至於最終流向什麼地方,嬴胡亥也不清楚。
人馬都在上將鎮魔湖邊上飲水,倒是沒有對這裏造成多麼大的汙染。
也沒有出現無垢馬屎遍地的場麵。
相反,最裏邊的位置上,有錦衣衛日夜不停的守著。
真正取水的地方,是需要排隊的。
馬匹隻能栓在外邊。
自然也就有以看守馬匹為營生的這種人。
換言之,這應該是最高的停車收費……
如果有人膽敢在取水地撒尿,不管這個人是誰,他的腦袋馬上就會被懸掛在大道邊上,以此作為某種警告。
人口大量流動起來的時候,最可能遇到的問題,就是瘟疫。
對於這種東西,嬴胡亥內心有著一種天然的畏懼感。
他隻能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去改變這個世界。
但是,如果真的因為商業活動的頻繁,而爆發瘟疫的話。
那這種創傷,隻怕不僅僅是對於秦國的創傷。
恐怕將會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創傷。
不管怎麼說,他身為秦帝國的皇帝,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早就已經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已經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史書上記載因為秦帝嬴胡亥大力推廣商業活動而引發瘟疫的話。
後世子孫們,在考慮要不要鼓勵商業發展的時候。
隻怕一看到這些文字記載,都會從內心上杜絕任何大範圍的商業活動,而把人口死死地固定在土地上。
以至於導致一個非常誇張的局麵出現:
許多人在終其一生,去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從自己的村子,到另外一個村子,不過二三十裏的路程。
所以,保護水源,喝燒開的水,這種朝廷強製推廣下的東西,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商賈們認知中的常識。
嬴胡亥把馬兒交給同商隊的人以後,就去前邊排隊去。
他看到不少的人在攏火,有人用打來的冷水洗臉,被凍得呲牙咧嘴。
這樣嚴寒的天氣裏邊,還有人直接用冰冷刺骨的山泉水洗臉,嬴胡亥覺得,這真的是條漢子啊!
也有人安逸的裹著棉襖,縮手縮腳的靠在自己的貨物上,身上還壓著一條棉被,前邊是一個很大的篝火堆。
目光發散出去,就能看到已經住滿了商賈的旅社。
人滿為患之下,更多的人隻有露天宿營。
有很大的商隊,搭建了帳篷,人在進進出出。
嬴胡亥也還看到了運送排泄物的木車,吆喝著穿過人群,向遠處走去。
不準想著水裏傾到排泄物,已經成為一種商賈們都共同遵守的習慣。
畢竟,陳倉道上的水流,是從陳倉向著故道城方向流動的。
如果他們在上遊傾倒屎尿在排水溝裏邊,他們可能就在下遊吃自己混雜了自己屎尿的水……
好在,農家的人從皇帝科普一這本書中,明白了因地製宜,發展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