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內核,對設備驅動和文件係統都采取“模塊化”方式,即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動態加載,不需要的時候可以動態卸載。一些身體必須的控製驅動程序學。例如對一些主要器官和部位的控製驅動,韓風將它們預先編譯到內核中去了,這些驅動不可以隨便卸載,而一些對身體部位進行的擴展功能,如提升耳朵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則做成了“動態模塊”,可以進行動態的加載和卸載。
內核中雖然還有很多功能沒有完成,但是韓風都給它們留下了可擴展的位置,留待以後升級的時候加上,例如韓風甚至在留下了“網絡管理”功能接口,他在期待,什麼時候自己的超級係統能夠和真正的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上網,畢竟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當然,至於怎麼和互聯網進行對聯,韓風暫時還沒想到有效的方式。
另外,韓風還在內核裏麵實現了一個精度非常高的定時器,達到了毫秒級,這個東西就如同超級係統的脈搏一樣,越精確越好,並且還不能中斷,必須要持續不停的正常工作,白了,這就是超級係統的生命計數器,是整個係統的時間工作基準,所有指令序列的執行,都是完全嚴格按照這個時間嚴格排序的。為了實現定時器的“硬件”基礎,韓風也花了一番心思,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個非常穩定的神經脈衝產生循環通路。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韓風的超級係統才真正達到了計算機那樣精確的程度。
將內核安裝完畢,韓風再次將一些常用的應用程序安裝到超級係統中,其中包括一個命令行控製接口和一個圖形化的桌麵應用程序。
之前的那些所謂的“應用程序”,實際上隻是一些指令的集合而已,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應用程序,這些程序是韓風使用自己發明的專門的高級語言編寫的。
韓風實現這個圖形化的桌麵應用程序,完全是受到作係統的影響,給內核外麵加了一個可視化的外殼,隻是習慣問題,為了讓控製形象點,方便點。
而這裏所的圖形化,則是韓風專門針對“視覺神經”進行的細微控製,從而實現在眼前看到一個液晶顯示器的影像。這種視覺效果連韓風自己都感到非常震撼!因為這個“顯示器”實際上是並不存在的,是他自己憑空“創造”出來的,但是其視覺效果就如同前麵真的擺放了一台真實的顯示器一樣,它就存在你的麵前,用手摸去,卻什麼都摸不到。
對這個方麵的編程,韓風非常重視,猶如計算機的圖形顯示功能一樣,韓風在“硬件抽象層”也專門留出了圖形顯示接口,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到的控製非常複雜,現在完成的功能還很簡單,顏色隻是黑白兩色,並且顯示的圖形還非常粗糙,有點類似於計算機發明出來之後的早期,隻能顯示字符的情形。但現在能達到這一步,韓風已經感到非常滿意了。他甚至有點按耐不住心中的衝動,專門重點去開發這個功能。
當然,韓風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飯還是得一口一口來吃,不能期望能夠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
將應用程序加上,韓風的超級係統就安裝好了,接下來的時間是將其啟動起來,看看是不是如同預期的那樣,能夠順利運轉起來。
而重啟係統卻是一個連韓風自己都覺得有點心理陰影的過程,畢竟對全身各個器官進行自檢的感受實在是太難受了。
該來的總是要來,逃避不了。
韓風在心中準備一番,然後一咬牙,下達了係統啟動指令。
頓時,韓風整個人猶如突然發“羊癲瘋”一樣,劇烈地抽出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