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闡述了這麼多,想必那位出其不意偷襲對手的神的身份已經明了,其正是在此期間一直無所事事的遊逛於天庭附近的偷懶好玩的軫宿——瀛。隻見他長得明眸高鼻、犀顱玉頰、蒼眉如戟、瘦若枝條,一派玉樹臨風之相,昂揚中透出幾分倔強;再觀其現在用於戰鬥所穿的公務裝,是一套以緋紅色為主的黑紋鎧甲,其中搭配著幾片銀色甲片,內著褐色布衣,頭戴淺紅色戰盔,腳踏黑紅色戰靴,這一身幹練威風的形象,與實際作風沒有絲毫相符。
他瀟灑自得的手持外形奇特另類、氣度殺光盡露的褐柄黑刃天水掌槊——因其是天庭當中善於操控水流之神器,並且氣質如水般輕柔帶鋼,故而得名。從瀛頭末倒置、側隱身後的所拿姿勢來看,為放招收勢的動作,證明這一招便是此兵器發出的,足以體現出威力所在。話說那兵器頭端處呈扁平狀,頂端有五刺,兩邊各一刃,形同手掌,末端裝配三棱形鐏,因而用起來可刺可擊,可拍可砍,總體看上去細長靈活,出招必然迅捷難防,這獨樹一幟的特點頗像瀛本身。
完成了到位的一擊的瀛,得意洋洋、神氣揚揚的以勝利者特有的姿態巍然屹立於茫茫宇宙空間之中——確切的說應該是漂浮停懸在那裏,麵孔洋溢著燦爛的表情,在難得立功後,不免得會流落出內心激越歡喜的感受。“妖孽,我可是等的很久了!就他們那水平,我早就料到你終究會逃出來,所以便在此埋伏,靜候到來,以斷你的後,這就叫自投羅網、自尋死路!”瀛目空一切的自言自語道,顯得很有計劃,其實隻是巧合所致。
在外遊蕩的他,心係天庭中的戰局,隻是一時成了標準的看客,一點不想讓自己受累,並且也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把握,便不願冒險,隻想順其自然,能參與就參與,不能插手也罷,反正已經習慣了置身事外的做法。事實是,沒想到機會真就讓他碰上了,功賞就擺在麵前讓他得,他怎麼會不拿呢?
且說當時他遠遠看去,那火妖如一片黑色的樹葉般輕輕飄飄的飛了出來,伏擊之計便油然而生,心中一喜,開始做準備,伺機攻之。起初,逃竄的火妖還生龍活虎,預想不能敵之,就繼續靜觀其變。對手不離視線,在冥冥之中一直處於他的控製範圍之內,鬼鬼祟祟的跟著,靜靜悄悄的看著,就等出手相助同伴,當然也是盡可能的給自己增添點豐功偉績。隨後經過眾神一係列的攻擊,可見那妖獨木難支,招架不住,這時出手必能給妖孽造成雪上加霜的傷害,便對勝利信心十足起來。可謂懶神有懶福,恰是時候的一團黑暗,給了瀛肆意發揮的空間,他牢牢地握住了立功的機遇,落井下石的攻擊就此產生了,痛快淋漓的擊了過去,少有的體會到獲勝的甜蜜滋味。
可以說瀛的成功是在他者的光芒下達成的,至少有一多半功勞都是同伴的,沒有眾神的不懈,這場戰鬥就與他沒有一厘一毫的關係。瀛自己也是這麼想的,隻是越心虛,便越不說出來而已。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瀛這次是鴻運當頭,但效果至少是顯現出來了,正是瀛的攻擊,讓火妖遭受了如同披頭冷水一般的慘敗。出手之果斷讓火妖猝不及防,其不得不對這個毫不誇張的說是在天將中水平最低的神甘拜下風,麵子自然是掛不住了,隻得窩窩囊囊的铩羽而去,與之前威風凜凜的表現相比,落差很是巨大,正所謂是有始無終,虎頭蛇尾。給火妖造成了這般痛苦冤屈的結局,就是瀛功勞的最透徹的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