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一章 神通寺(2 / 2)

嶽辰、南莫心一聽無不好奇,皆是一副期冀之態。無遮也不再賣關子道:“莫不曾聽江湖相傳,林中藏日月,天懸北鬥罡,南劍衝天起,笑傲懾四方。”無遮禪師說罷撫須而笑,那中年人亦是跟著笑了笑:“大師,你又挖苦晚輩了。”

嶽辰與南莫心聽罷,則是楞了。僅是嶽辰這自幼窩在山溝裏的後學之輩,聽這四句聽了都已有數十遍了。大江南北,凡是武林中人談起武林,皆是要說起這四句。這前三句的頭字加起來,便是林天南,最後一句則是誇讚其武學造詣跟領導才華頗高。六聖之一、昔日的武林盟主、林天南…

“盟主…”嶽辰、南莫心二人激動不已,能見到一代盟主,實在是榮幸之至,當下便欲下拜。當今武林,不論男女老少,提及林天南,皆是豎起大拇指。無數人被這武功卓絕、領導能力出眾的盟主傾倒。可之後林天南卻辭去武林盟主職位,並解散武林盟主體製,各大派不再受盟主製約,使得世人皆是大為不解。

林天南連忙將二人扶起道:“二位快快請起,我已不是盟主,何來下拜一說。”二人心中澎湃,惹得無遮禪師哈哈大笑,吩咐身邊小沙彌一聲,片刻間沏茶而來,再取兩個蒲團,四人重新落座。嶽辰待平複了心境,不由的一百個疑問生出。喝了口茶水問道:“無遮大師,您是如何得知我們會在此處的?”無遮輕撫長須,娓娓道來。

神州大地千年傳承,曆朝曆代身懷神通者不計其數。而這大千世界,亦是無奇不有。這無遮禪師降生那日,便有佛光相伴,檀香彌漫,當地村民皆認為是佛祖顯靈,更是驚動神通寺的上代主持,央了無遮禪師家人將無遮接入寺中,參禪悟道,直至今日已有八十八載。無遮天生聰穎,又兼過目不忘,學起東西來自是一點即通。除卻佛學,神通寺中傳承的卜卦、武學,無所不通。其中那先天卜卦之術,無遮禪師習的通透,相傳已達窺天意、觀天變之境。普天之下,除卻天下第一神算與極樂穀主單天冥,再無人能出其右。

這日無遮禪師心血來潮,隨即卜了一卦,知道有緣人來此,卻招了麻煩。剛巧林天南又至,說了些線索,二人便斷定是那嶽辰,無遮隨即派出剛入門的南莫心前去援手。

而林天南提供的,又是什麼線索呢?林天南在盟主之位多年,雖已辭去,可江湖上的風吹草動依然能掌握在手。打去年起林天南便知曉唐門一直在尋一年輕男子,名作嶽辰。此人得東廠之人授予九陰真經的秘密,遭唐家堡與南宮世家聯手追查。之後那南宮世家不知因何放棄,唐家堡依舊是不死心,直至如今。

起初林天南不以為意,可之後見唐家堡為得個嶽辰不斷出動人手,找遍大江南北,便有些擔心。然神州廣闊,林天南自是尋嶽辰不得,近日將手中事務做完,忽的想起了這神通寺,想請主持為嶽辰之事卜一卦。林天南剛到此處,自己的眼線便飛鴿來報,那唐門弟子在山東頻頻出現,林天南心中已是猜的八九不離十,見了無遮長老,二人一核對,嶽辰正是那有緣人!於是便發生了這之後的事情。

冥冥之中,命中注定即是緣,不論緣深緣淺,得到即為造化,乃天意,不可違。

無遮禪師參禪八十八載,不離神通寺半步,遇見嶽辰,便是緣。而為何要搭救呢?真是因嶽辰是有緣人便如此?不置可否。那又是為何?無遮禪師並未說出,隻是含糊的告訴嶽辰,嶽辰身上有大造化,卻又命運羈絆,日後的得與失、生與死,皆在一念間。嶽辰不解,無遮卻不再多言,隻道再若說多了,便是泄了天機…

當夜,林天南與嶽辰促膝長談,至於談的什麼,眾人皆是不知,隻知曉將近天明,嶽辰方才睡下,林天南離開了這神通寺。次日,楚铩、葉之涵轉醒,楚铩惋惜未曾見得林天南一麵。二人隨嶽辰去拜謝那無遮禪師,無遮已無昨日之熱情,隻在臨別之際,道了一句:嶽施主,此番離別,你我再無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