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分鍾還鬥得你死我活的生產商,下一分鍾卻坐在了一起。就是他們自己也覺得有些尷尬。
“陳先生,我們再這樣下去,損害的隻能是我們自己的利潤。”歐德寧先開口了。他在中國的關係告訴他,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全力扶持八卦公司了。
有了雙方政府的扶持,他們雙方的條件,也就相差不大了。他不想再鬥下去,哪怕是為此放棄個人微機的利潤,他也會去做。對他來說,為了個人電腦的那點利潤再爭下去,還不如盡快恢複正常關係。因為再鬥下去,已經沒有意義,背後有中國政府支持的八卦公司。和他的英特爾一樣,已經不是純粹的商業手段可以擊倒的對手。
既然知道對方倒不下去,他當然也就不想再爭下去。這些天,流失的利潤,對他來說,已經是足夠多了。
“是,歐德寧先生,我們是應該停下來了。”陳樂也同意,再不停下來,他就沒有芯片可以賣了。
陳樂表示同意,歐德寧覺得這次來對了。“我們會放棄在中國的個人電腦芯片市場。”他放出了他的誠意。
“什麼?你們不生產個人電腦了。”陳樂誤會了,聽成了他們將放棄個人電腦的生產。這是有先例的,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個人電腦類型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稱IB)發明的,但這家公司已經放放棄製造生產個人台式電腦。
歐德寧和他們的人商量了一下,說:“可以,陳先生,我們可以讓出個人電腦的芯片市場。”英特爾早就不生產個人電腦了,他們主要是芯片供應商。所以這一段是雞同鴨講。陳樂以為他們放棄個人電腦的生產,包括芯片,而他們說的卻是電腦芯片在個人電腦上的使用。
“不,千萬別。”陳樂失聲叫了出來。
“怎麼了?陳先生。”
“你看這樣行嗎?”陳樂一邊說,一邊想著他的辦法。“我從一開始就是使用英特爾的產品,所以我希望你們能繼續生產下去。”英特爾在芯片上的領先技術。是其他生產商都不擁有的。陳樂心想:你要不生產了,雖然我還可以選用其他生產商的,但是他們的技術可比不上英特爾,我不就成了阻礙地球科技的罪人了嗎?“這樣好了,貼牌生產,對,貼牌生產。”
“貼牌生產?”
“對,就是我生產電腦,用你們的牌子在你們美國出售。”
他們自然知道什麼是貼牌生產,讓他們不解的是,他們在和八卦電腦的競爭可以說是輸了。但是他們非但不要付出代價,反而還多了一個貼牌生產商,可以再度進軍個人電腦的生產銷售。這是夢嗎?他們在大喜過望之後,立即問道:“陳先生,你有什麼條件嗎?”
“條件?”陳樂還真沒想好有什麼條件,畢竟這隻是他的臨時起意。不過他什麼都沒說,隻是看著他們。
他們見陳樂隻是看著他們,心想:他們給出了貼牌的誠意,現在要看我們的了。歐德寧立即開口道:“這樣好了,我們會提供我們最先進的生產線。到時利潤我們五五分成如何?”不但不用付出代價,而且還能重新進軍個人電腦市場,歐德寧當然要拿出一點代價來,而他可以拿出來的也隻有生產線了。
“你們要給我一條生產線?”陳樂就是沒有生產線,才和他們談的,沒想到卻可以白得一條生產線。
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陳樂當然答應了。雙方就在友好的氛圍下,很快便簽了約。
英特爾的人為什麼會同意給陳樂生產線,在會後,歐德寧這樣說道:“這場競爭,我們可以說是輸了。他們會和我們談判,我想肯定是他們的生產線次品率偏高。”
“那你還給他一條生產線?”
“一流公司賣標準,等他們用慣了我們的產品,今後便離不開我們了。這總比讓他們去發展他們那套生產線要好。一旦他們技術成熟了,還會和我們貼牌生產嗎?一條生產線,值。再說32nm生產線,也不是我們最先進的生產線。”歐德寧停了一下又道,“中國已經有了芯片生產能力,再保有這麼多的芯片生產線,不僅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利潤,而是對我們的一種負擔。”
歐德寧暴露了他的真實想法。他的想法沒錯,也有成功的案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是少數幾個可以生產大飛機的國家之一,但是後來由於自己研究生產成本高,不如直接購買合算。於是大飛機停飛了,直到今天再也沒飛起來過。與此同時還有好多工程,比如液氨生產等。都是這樣停掉的。
可惜歐德寧不知道的是,陳樂從頭到尾都沒有擁有過生產電腦芯片的能力,他一直用的其實就是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標準。
不過英特爾也不算沒有收獲,至少他們的個人電腦又可以上市銷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