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聽了陳樂的話之後。歎氣道:“唉!恐怕今後這樣的景像想看也看不到了。”
“嗯,是該整改了。這環境也太差了。”陳樂不知道這鎮長為什麼歎氣,想了想,以為他是為了錢發愁,於是說道,“不用愁,這環境治理費用我出了。”陳樂不是個多麼大方的人,特別是為了錢,憋屈了那麼久之後。可誰讓這裏是龍圍的故鄉,全當幫朋友了。
“不用治理了,因為馬上就都要停工了。全鎮的人馬上連飯都要吃不上了。”
“為什麼?”陳樂不明白。雖然國家三令五申注意環境,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不必說這關係到全鎮人吃飯問題,陳樂才不相信有衛生局的人敢來關閉這地方的工廠。
“還能為什麼。你也是鎮子上的人,瞞你也瞞不了,這地下的礦馬上就全都被挖光了。”說完,鎮長直接蹲了下來。
“鎮長,你瞎說什麼!”書記想攔,卻已經晚了,沒有攔住。
陳樂看著他們等著他們的回答。陳樂不是這兒的人,當然不知道。原來這地方是漢代名將鄧通在此鑄錢而得名,被稱為天賜銅鑄之地,以利國利民。
中國是貧銅缺銀的國家,但是銀和銅又是不能缺少的金屬貨幣,既然這地方有,便自然要開采。後來慢慢擴大規模。在唐時,技術進一步發展,鐵礦也有了用武之地。冶煉工場的出現,驛站的出現,一個人口聚集地出現了,這就是這個地方的雛形。富礦,高品位,幾乎沒有硫硝矽等元素,後來曆朝曆代自然都在這裏大量開采資源,再加上二戰時日本人的掠奪式開采。日本人稱之為支那唯一優於澳礦的產地,是日本斷了外國礦產采購後,重要的礦產資源產地,隻要產出便立即運送回國,以滿足造艦所需,因為它有這個價值。那個年代冶煉技術落後,像戰艦艦母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在冶煉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礦石的品質便成了決定性的因素。
這兩千多年的開采,到今天才采空,已經是儲藏量驚人了。
這個消息讓陳樂哭笑不得。陳樂不知道怎麼生產先進的材料,所以雖然他在假冒龍圍時,知道他的家鄉就有富礦。也沒有打過礦產的主意,而是想從收廢品維修起步。這次他們找了來,又是張雪潔牽的線,再考慮紅箭公司的生意,有個礦產基地,也不算是壞事。自己沒有技術,可以拿錢慢慢砸,總有一天可以砸出個技術來。可是現在倒好,礦石被挖空了。那他還來幹什麼?
一個礦產基地,一旦沒了礦產,這地方就會變成一塊死地了。長年的礦產汙染之下,在這兒幹什麼都不行。就是房地產商也不敢來這兒,地下全都挖空了,一蓋高樓大廈總塌。
既然這裏幹什麼都不行,陳樂也就有了走的心思。當官的人沒有一個不會察顏觀色的,一看陳樂的推托,便知道他想走,不想投資了。
“陳樂,你可不能不顧我們啊!如果連你都不願意,就沒人願意了。”這邊他們一邊拖著,說著懇求的話,就差跪下來求他了。那邊卻派人連龍圍的養父張抗找來了。
“你這小子,有了倆錢燒起來了。竟然讓父母官跪你!”張抗剛進來,他們便立即真跪了,這一下,他的火立即就上來了,在他這樣的老軍人心中,從小到大,吃的穿的,都是政府給的,更不必說政府還分了地給他。政府就是一切,政府的命令完不成,都不敢睡覺。
在利國,誰是政府?當然是這些官員了。陳樂好了,竟然讓政府跪他。軍人火氣一上來,抬手就打,邊打還邊罵道,“好你個小兔崽子,你不知你小時候,你媽沒奶,是全村人奶大的你。哦,現在你出息了,有本事了,村子求你辦點事,都不行了。”
一巴掌過去,張抗打了個空。“兔崽子,你還敢躲!”
不是陳樂躲,而是現在的陳樂隻是個投影,陳樂不用精神力線擋,他也隻能打到空氣。陳樂不知道龍圍是怎麼麵對他老子的,反正即便他人在這,也不會讓個陌生人隨便打自己玩。
鎮長派人找張抗來,是為了幫忙勸陳樂,而不是來打他的。這一次他們完全演錯了,根本沒想到張抗會發這麼大的火。好容易來了個人,還是本鎮的,可不能讓打跑了。是一邊勸張抗消消氣,一邊對陳樂說:“陳樂,你是有本事的人,這沒了礦,你想想辦法,總有辦法的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