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建唐,國號武德。次子李世民功名日盛,太子李建成聯合齊王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諸子兵戎相見。
李世民在危機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製人。搶先一步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狀告太子李建成。翌日,李淵召二子入宮,至玄武門,建成被世民所殺,時年三十六歲,滿門皆被誅。
正文:
武德九年六月,太子府。
李世民率軍破了太子府門之時,阿瑾正坐在地上,身邊是一樽打翻的玉壺和兩盞琉璃杯,陽光透過雕窗灑落屋內,滿是狼藉。
門“哐當”一聲被人大力踹開,阿瑾抬眸,又垂下,從容行禮,“秦王。”隨即又改口,恭敬地叫了一聲:“太子殿下。”
“罪婦李瑾叩見。”
來人隻是冷笑:“歲月倒真是不曾蹉跎你半分。”
阿瑾還是那樣,望著他笑:“殿下要的東西,若是在十六年前取走該多好。”
當年,她被送去突厥當可汗的妾,在軍亂中,突厥人想趁亂將她擄走。那人:“你不過是你爹送來突厥的人質而已,真當自己是個什麼東西?回紇的狗雜種!帶不走的就去死吧!”
是李世民救了她。那個身披戰甲,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從突厥人手中救下了她。
她的眼睛生的極美,李世民曾曾形容如“昆侖玉”一般,他叫她阿瑾,是美玉的意思。
隻可惜,她是很久之後才知道的。
如草之蘭,如玉之瑾。匪曰熏琢,成此芳絢。
她跟隨李世民來到大唐,穿漢人的衣裳,挽漢人的發髻。他漢人的裝扮很適合她。
他帶兵出征突厥,讓她隨女眷留守,將她托付給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照顧。
她問他:“可曾在戰場上見過回紇人?”
他:“這次戰場上有不少回紇人夾在突厥軍中,這麼一個部族也敢為虎作倀,簡直是自尋死路,收拾了突厥再與他們算賬。”
他記得她是回紇人,語氣是那樣溫和,叫她不要在意這些,他們早當她是自家人一般。
如不嫌棄,就一直在長安住下去吧。
她有時想,又不想。公子似乎從來沒問過她本族的名字呢。
阿不格瑪朵,回紇最珍貴的花朵。再也不會有人呼喚她的名字。
失去故鄉的花朵,回不去,卻也離不開。
大唐不像草原那般寬闊,一眼望不到盡頭。這裏的瓊樓高閣,雕梁畫棟,便時常遮住她看向他的目光。
他與她過最多的話便是:“阿瑾,待我回來。此次遠征需要些時日,待我回來。要出發了,你待我回來…”
留下的永遠是背影。
“李建成密謀行刺我後,嘩變逼宮,我本不想殺他。”
阿瑾很平靜:“是,如果殿下不殺就會被殺。”
李世民半蹲下來,與她四目相對,“對於我殺了你丈夫,你就隻有這些話嗎?”
她竟是笑了。
“社稷,王權,我一個女子,又能些什麼呢?”
李世民將頭俯的更低,“那麼,為何要嫁給他?”
阿瑾看著他,歎息一聲:“對現在的殿下而言,這個答案有那麼重要嗎?”
李世民:“對,很重要。我等這個答案等了十六年。”
一滴,兩滴,漸漸的,有源源不斷地鮮血從阿瑾的口鼻處湧出來。李世民看著地上打翻的那壺毒酒,急切的喊:“太醫!快去傳太醫!”
他慌亂地扶住阿瑾,手有些發抖,“不準死,看著我!告密我打算行刺他的是不是你,是不是?”
阿瑾渾身是血地倒在他懷中,氣息奄奄,“殿下……錯過,不是錯了,是過了呀。”
“公子最想要的是什麼呢?”
“江山大業吧,阿瑾呢?”
“我的…那些都不重要啦。”
足足遲了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