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無法阻止的戰爭(1 / 3)

曆經幾十億載時光洗禮的亞特蘭蒂斯,竟還存在種族歧視現象,並且權力階層還理所當然的將這種完全違反人道的現象合法化,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我的想象中,亞特蘭蒂斯應該是一個理性的,法製的,各種族和諧共存的國家,但擺在眼前的現實如一盆冷水,把我澆了個透心涼。

童年時期,我喜歡觀察螞蟻之間的爭鬥。那時,我很難理解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為什麼它們要互相衝撞、追逐、廝殺,搗毀對方的蟻穴。明明都是螞蟻,為什麼相互仇視,彼此憎恨。

當我懂事之後,我開始明白螞蟻這種生物不具備人類的智慧,它們隻有領地意識,沒有種族意識,可當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開始困擾我:為什麼擁有思想,智慧的人類也像螞蟻一樣自相仇視。

然而當我回憶起兒時觀察在被毀壞了的蟻穴周圍散布的螞蟻時,雖然蟻穴已完全被毀壞,但是,從挖洞的蟻群那種毫不鬆懈、充滿活力和無限的數量可以看得出來,雖然一切都被毀掉了,可那種營造蟻穴的全部力量是堅不可摧的,是非物質的東西,卻依舊存在著。

我從中得出了一個並不算正確,卻接近正確的答案,即:“排尺現象”(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之間的排斥現象。)是文明進化必經的階段。

這個大膽的設想看似無情,卻符合現實情況。

假如將“蟻穴”看做是“文明”。

那麼不斷產生的戰爭和各種引起戰爭的矛盾,則是促使“蟻穴”不短摧毀、重建,向更深層次文明進化的“催化劑”。

亞特蘭蒂斯文明仍處於進化中,戰爭、歧視、矛盾是無法避免的。

排斥異己是自然生物的通性,抹殺這種印刻進DNA的通性,幾乎是無法做到的事情,人類世界如此,亞特蘭蒂斯世界亦是如此。但存在並不意味著合理,不意味值得被推崇,如果一個民族對除本身所屬的人種外的人種,采取一種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並且在言論行為上表現出來,受歧視者將自幼就囚禁在這不可逾越的桎梏之中,發展成一代又一代不斷向前延伸的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疑會造成大規模戰爭,甚至摧毀文明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比起亞特蘭蒂斯,人類世界裏的歧視現象更為嚴重。白人歧視黑人,歐洲人歧視亞洲人,男性歧視女性,富人歧視窮人。人與人之間存在歧視,隔閡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種族,國家或是性別,收入,而在於教育和思想。

人類文明若想走向更高層次的進化,單單依靠科技發展是不夠的,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能夠造福人類,也能成為人類的絞刑架。

唯有善意,包容,理性的文化,能造就善意,包容,理性的思想。進而影響卵,巢,家,國,甚至宇宙。

我希望推動人類文明進化的因素是思想,而不是戰爭,但我知道這個願望不可能實現,那麼有沒有可能利用“正確的戰爭”,產生“正確的思想”,進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化呢?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這個契機就是藍血族。

換一個角度思考,藍血族的崛起對人類文明來說也許是一種挑戰,而並非終結。

不可置否,藍血族入侵人類世界無疑會帶來戰爭和不幸,數不盡的生命將會在這場波及全人類的戰爭中死去,人類世界原本的文明構架將被破壞,但仍有一種對人類有利的可能性:人類在藍血族的屠戮、壓迫下開始反思、反抗、戰鬥,構建新的、更合理的文明構架和國際秩序。

當藍血族被擊敗,人類文明將走向一個新的高度,人類將邁向一個消除隔閡,共同發展的新紀元,而藍血族終將成為人類永遠的“井繩”,時刻提醒人類不去走之前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