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百年盟約(2 / 3)

孫可望聽了,臉色卻不由沉了幾分。數年前,你齊國之主與孤同為王爵,如今卻已登基稱帝,被尊為“陛下”,而孤卻為秦王已有二十年了。

還有,希望我身體永遠強健,是幾個意思?暗諷孤的年歲已老,不堪歲月之摧?

“秦王殿下,不妨告知你一個事實。”齊遠山醞釀半響,緩緩地說道:“我齊國君臣對神州大陸的對應之策,一直都有稍許分歧。”

“願聞其詳。”孫可望心中一動,認真地側耳傾聽。

“從我齊國內閣諸部到我軍部陸海兩軍,皆以神州為我齊國將來假想之敵!”

“嗯?”孫可望停下了腳步,神色不動地問道:“此番何意?”

“神州複統,大陸歸一。以你們擁有的人口規模和既有的天朝底蘊,勢必會再次恢複昔日萬國來朝,八方來拜的盛世局麵。不說我齊國在朝鮮、安南、暹羅,以及日本等地據有太多的商業利益,會遭到你們大明的威脅,就是在我齊國倚為核心的南洋地區,你們也會在將來某一個時刻,向我們齊國發起巨大的挑戰。”

“在此種情勢下,我齊國應在你們神州大陸羽翼未豐之際,盡可能地壓製你們的順利崛起,甚至不惜以武力,分解大陸,製造內亂,最終削弱你們的實力。我們可以扶持清虜,於北方和你們繼續對峙,挾製朝鮮和安南,攻略你們東北和西南,以我齊國強大的海上力量,襲擾你們東部沿海地區。我們還可以奪占夷州、瓊州,以及大陸沿海所有的島嶼,徹底封鎖整個大陸的海上貿易。”

“秦王殿下,你該不會認為我們齊國做不到這些吧?日本一戰,已經充分證明,我們齊國在大明沿海地區,絕對有能力,也有信心實施上述作戰目標。你們大明雖然正在發展和建設自己的水師,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你們在海上仍舊不是我們齊國的對手。”“……”孫可望神色陰鬱地盯著齊遠山,沉聲問道:“但你們齊國什麼也沒做,可是因為你家陛下一意所阻?”

“不錯。”齊遠山點點頭,說道:“陛下反對一切針對大明的軍事行動和戰略部署。”

“未必盡然吧。”孫可望幽幽地說道:“你們扶持雲州永藩,難道不是在針對我神州大陸嗎?”

“哦,雲州是個意外。”齊遠山笑著說道:“當初,清虜洶洶勢大,我齊國雖然傾盡所能,但也未敢保證可以力挽大陸之危局,故而,便在雲州、鎮州等地布局,以為大明百姓謀一處容身之地。及至後來,雲州勢力日益坐大,但它的存在仍舊不以大陸為挾,而是針對南邊的日本和嶺北的沙俄。”

孫可望聽了,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下,點點頭表示認可齊遠山的解釋。

“你們陛下為何要一意維護……大明?”孫可望突然想到了什麼,眼角不由跳動了幾下。

“我齊國雖然據南方漢洲大陸,並建國稱製,自成一體,但從根本上來說,仍屬華夏文明,漢人苗裔。”齊遠山深深地看了看孫可望,看著不遠處巍峨壯觀的宮城,悠然地說道:“況且,包括陛下在內,我齊國泰半人口皆從大陸遷移而來,不論是在心理上,還是感情上,總有幾分故土情結。而我們陛下,於此情結更甚他人。”

“軍國大事,豈能以故土情結為托詞?”孫可望冷笑一聲,覺得齊國皇帝就因為出身於大明,而就這般不遺餘力地扶助大陸,有些不可思議。

“若是在二十年前,我也不信。”齊遠山搖頭說道:“但這麼多年來,我們陛下於大明不遺餘力的扶持,對清虜持續不斷地攻伐,在我內閣和軍部提出各種針對大明的戰略布局和挾製策略,皆一應否之、拒之,此何也?”

孫可望聽罷,不由陷入沉思。齊國在幹涉大陸局勢的三十多年裏,除了大肆收攬移民,似乎確實未作出任何損害大明利益的行為,反而數度挽危局於狂瀾,人力、物力耗費無數,可謂是對大明有恩有義,宛如再造。這一度讓無數人揣測,這齊國之主,莫不是朱明皇室遺落海外的孝子賢孫,才會做出這般行徑!

“……其實,我齊國如此扶持大陸,絕然不是因為朱明皇室的緣故。”齊遠山知道孫可望在尋思什麼,索性直接將話挑開了,“不論是這九州大地是姓朱,還是姓孫,隻要為我漢人王朝、華夏正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