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10月18日,永興。
正在與親人告別的朱善平意外的發現,火車站的軍人異常得多,除了像他一樣零星休假返回的海軍官兵外,一隊隊成建製的陸軍官兵正在不斷地湧入車站廣場,而且全都背負著行軍背囊,一臉風塵仆仆的模樣,仿佛是剛剛參加完一場戰爭。
「這些陸軍兄弟,是準備出征奧斯曼的登陸作戰部隊。他們前幾個月一直在內陸荒漠地區駐紮,一邊做實戰演習,一邊適應荒漠化氣候環境。」一名海軍宣節校尉(少校)軍官見朱善平等人駐足觀看那些整裝待發的陸軍官兵,開口說道:「這次征討奧斯曼,我們海軍的戰鬥任務應該不重。我們齊國最後能達成什麼樣的作戰目標,就看這些陸軍兄弟們的手段了。」
附近幾名海軍官兵聞言,不由對那些一個個膚色曬得黢黑的陸軍官兵報以一絲敬意。看來,陸軍從我們海軍分立出來後,一直憋著勁,想努力好好表現一番,以顯示他們的重要性。
可是,最近幾年,大明、安南、呂宋、南洋諸島等地區的局勢甚為平靜,使得陸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和威勢,都撈不到機會。
去年,蘇拉威西島上的戈瓦素丹國「挑釁」齊國,還沒等陸軍準備出手,卻被南洋商社糾集數百武裝護衛,再加上四百多名宣化島上的誌願鄉兵,就將這個素丹王國給打服了,讓陸軍的一幹軍頭好不鬱悶。
如今,齊國征伐奧斯曼,雖然攻擊的目標隻是其轄下的一個埃及行省,不是其安納托利亞和歐洲本土,但陸軍部還是準備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全力應對,並且要堅決秉承大王的要求,以絕對碾壓的氣勢,打出齊國的威勢。讓所麵對的敵手,感到恐懼和震撼。
在內陸荒漠地區駐紮演習時,陸軍甚至還征發了千餘漢洲土著和附近民眾,按照那些曾經到過蘇伊士港的商人所描述,建了一座微縮版的模型城市,以便官兵能提前熟悉他們未來的作戰的地形和環境。
雖然因為距離過於遙遠,騎兵部隊無法隨軍遠征,但他們也並非無事可做。他們裝扮模擬成埃及馬穆魯克騎兵,一遍又一遍地向陸軍部隊發動各種形式的突襲,力求讓所有官兵可以適應和體會戰場上的各種真實戰鬥狀況。
如今,各項準備均已就緒,是騾子是馬,恐怕隻有在抵達蘇伊士後,進行一番檢驗了。
因為要將聚集在車站的大量軍人轉運至黑山,這趟火車特意多掛了數節載客車廂,同時也相應的減少了載貨車廂。
在朱善平等幾個海軍軍官就坐的車廂裏,還擠進來不少陸軍軍官,使得這節車廂裏的寥寥十數名普通乘客,感到一種莫名的局促。
孫征淇見這些「軍容鼎盛」的齊***官們一個個均表現出鬥誌昂揚的神態,心下也不由暗自讚歎。
還別說,齊國官兵完全迥異於我大明官軍的服飾,看著就顯得特別精神,特別威武。青黑色軍服,大蓋帽,束身的武裝帶,肩頭、領章和袖口的玳瑁領花裝飾,腳上還踩著一雙皮靴,給人以一種帥氣逼人的軍人氣質。
「我大明所建立的新軍,不僅操演訓練當以齊軍為模板,就是身著的軍服,也可借鑒一二。」孫征淇臉上帶著幾分羨慕的神色。
「世子殿下,我大明自有傳統,軍中亦有成例。」隨身侍從楊炳榮低聲說道:「齊國有的東西,是我們學不來的。……就說他們頭上那頂軍帽,我們就無法戴上。」
孫征淇聞言,先是看了看楊炳榮頭上長長的發髻,又摸了摸自己的頭發,不由搖頭苦笑。
孫征淇,大明秦王孫可望第二子,年二十五,於今年二月搭乘齊國移民船來到漢洲本土。至於目的,是受孫可望所命,為他的三弟孫征灝求娶齊王郡主,以為秦齊聯姻。
而他來齊國的
另一個目的,則是實地考察參研齊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等各方麵的情況,為將來秦王北伐定鼎中原,統一全國後,如何製定並實施對齊政策,有一個切實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