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欽,位於印度的西南岸,麵對阿拉伯海,背靠柯欽王國,葡萄牙人的據點就坐落在大陸沿海的一個較大島嶼上,周圍有許多小島和幾個狹長半島,港口條件極為優越。
但科欽並不是地區內僅有的重要港口,被北麵條件與實力更雄厚的卡利卡特(今印度西南港口城市科澤科德)壓在下麵。當時的卡利卡特無疑是印度西海岸上最重要的港口,在財力、人口和影響力等多方麵,力壓周邊幾個港口城鎮。
而葡萄牙人來了以後,陸續占據了印度東西海岸數個殖民據點,在1510年,葡萄牙的艦隊司令阿爾布克爾克在果阿之戰擊敗比賈普爾蘇丹國土王,占領了果阿舊城,隨即在此地屯兵,修建城堡,將其作為葡屬印度的總部。而距離較遠的柯欽,則更是淪為一個普通的葡萄牙殖民據點。
在17世紀初,霸道的荷蘭人也來到了印度。作為一個商人國家,荷蘭人有其非常精明的一麵。凡是葡萄牙人建立的殖民據點,必然是有著巨大經濟利益的。安汶如此,帝汶島如此,馬六甲如此,錫蘭(今斯裏蘭卡)亦如此。那麼到了印度,荷蘭人隻要繼續循著葡萄牙人的腳步,奪取他們的據點,不僅可以削弱葡萄牙人的殖民勢力,還能順利繼承他們此前所有殖民利益。
因而,荷蘭人開始繼續揪著葡萄牙人使勁擼,默蘇利珀得姆、布利格德、杜蒂戈林等印度東海岸據點相繼被荷蘭人奪占。近年來,荷蘭人又把目光瞄向葡萄牙人位於印度西海岸的殖民據點,頻繁襲擊往來印度海岸的葡萄牙船隻,還曾於1641到1644年對葡屬印度總部果阿進行了長達近四年的封鎖,使得當地沒有一艘武裝商船能夠離開果阿前往葡萄牙本土。這一切,讓葡萄牙人既憤懣,又無可奈何。
而隨著馬六甲城的丟失,葡屬印度幾乎就與位於大明附近的蠔鏡(今澳門)斷絕貿易往來,使得曾經的東方貿易明珠變得暗淡起來。
為了應對荷蘭人的侵襲,葡萄牙人除了繼續加強鞏固印度和錫蘭幾個重要據點防禦外,就是不斷地向歐洲本土求援。但裏斯本的當權者,卻因為要從西班牙人手裏爭取獨立,保有目前的既得利益,集所有力量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哪有餘力來兼顧這些海外領地。這一切,使得葡屬印度變得舉步維艱,麵對荷蘭人咄咄逼人的態勢,隻能咬牙苦撐。
兩年前,葡萄牙駐果阿總督菲利佩·德奧·馬斯卡雷接受了望加錫葡萄牙人的建議,派出使者,跟隨齊國印度商社船隊前往漢洲本土,尋求雙方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葡萄牙人的到訪,果然獲得了漢洲人的積極回應,對於所要求的火炮、火槍、刀劍長矛、甲具,甚至武裝商船,漢洲人都毫無顧忌地予以出售。而作為交換,葡萄牙人可以將印度當地的棉花、硝石、靛藍、胡椒、小豆蔻、肉桂運至漢洲。當然,若是物資價值不足的話,也可以用部分年輕印度女奴來核銷雙方之間的貿易差額。
雖然葡萄牙人獲得了足夠的武器裝備,但苦於歐洲本土未能派出相應援軍,來戍守印度和錫蘭等地眾多殖民據點。麵對荷蘭人的攻勢,葡萄牙人便需要作出一些取舍,準備放棄部分偏僻而又不那麼重要的殖民據點,以集中更多的人力,駐守果阿、達曼、第烏,以及卡利卡特等沿海要地。
“所以,葡萄牙人要將那個柯欽賣給我們印度商社,就是為了轉移風險,將荷蘭人的戰火引到我們頭上?”前來此次印度貿易的商社掌櫃蔣福寶眨了眨眼睛,“你覺得我們會為了葡萄牙人這塊即將保不住的據點,而傻乎乎地支付大筆銀錢將其買下?”
“我覺得,我們印度商社是該在這裏謀取一塊地盤,建立我們自己的商站。”駐印度代表魏林川希冀地看著蔣福寶,“而且,此前咱們商社的大掌櫃白大人不是也說過,近兩年內,要在印度建立一個據點,作為商社經營印度大陸的橋頭堡。我認為,這個柯欽,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若是荷蘭人打過來,難道要咱們幫著葡萄牙人硬抗?”蔣福寶搖搖頭說道:“我們印度商社,是來做買賣的,可不是來這裏跟夷人打打殺殺的。若是損失了人和船,白大掌櫃可是要惱人的!”
“我們占了柯欽這地,荷蘭人應該不會來打我們吧?”魏林川說道:“若是如此,豈不是會引發我齊國與荷蘭人再一次陷入戰爭。他們不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