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勞工”(2 / 3)

金華當地官員對於這種安排,心中是直罵娘。我們整個金華地區也就四千多人,還要分出部分移民到金島進行屯殖,派鄉兵進駐管理,如今還要承擔數百,乃至數千人的苦力,那我們金華本地還要不要發展了,民生經濟還要不要搞了。

但抱怨歸抱怨,上頭的命令還得必須去執行,否則,上頭要給當地官員都落個考績劣等,說不定猴年馬月才得以升遷。

金華附近的沿海地區,都已經被當地的鄉兵掃蕩過數回了,想必隱藏的土著部落已然很少了。因而,負責“勞工”搜集工作的副指揮使俞茂輝便把主意打到了金華河上遊兩岸。

雖然金華河河水淺且急,不適合大船通行,但走一些一兩百噸左右的槳帆船,那還是勉強可以上朔幾十公裏,運氣好的話,就能在沿河兩岸發現幾個土著部落,弄些人口回來。

4月29日,金華城征召了附近一百多名鄉兵,分乘兩艘小型槳帆船,沿著金華河,便朝內陸深入而來。

武洋雖然懷裏抱著一杆火槍,但右手還是下意識地將肋下的太刀緊了緊,確保自己在危險時可以隨時將之拔出,看著河水兩岸蒼翠的山嶺,心中不由拿此地與日本的家鄉做一番比較。這裏相較於日本,還是太荒僻了,他們沿河已經行了一天,未曾看到過任何有人類活動的跡象。

武洋,原為日本流浪武士,武井洋二。在琉球島被齊國人征召,先是在漢興島作為戍守鄉兵,維持當地秩序。後來,齊國人在蘇祿王國與土人征戰,他隨同數名日本裔鄉兵被抽調至和樂島(今菲律賓霍洛島),帶領兩百餘從日本征調而來的雇傭軍,與不斷登島侵來的蘇祿素丹勢力進行拉鋸征戰。

去年七月,齊國人又組織四百多人的武裝,聯合蘇祿東王勢力的部隊,攜帶數門火炮,在四艘武裝商船的掩護下,登陸附近的巴西蘭島,以打擊和削弱臨近的馬巾達瑙素丹王國。

此戰,他們擊潰土人部隊三千餘,在火炮轟開城門後,部隊大掠數日,最後一把火將土人王城付之一炬。在戰鬥中,因為自己帶隊豬突猛進,陷入土人重圍,右肩被土人用木矛紮透,幸賴隨軍醫官救治及時,保住了他的命。

戰後評定功績,因為作戰勇猛,被齊國人授予正式國民身份,並提拔為鄉兵中隊長。在今年初,又隨著齊國移民船隊來到金華城,定居於此,任職該地的兵備處,負責征召和訓練當地鄉兵。

今次,受指揮使大人指派,帶著金華城和附近幾個鄉鎮征召而來的一百餘鄉兵深入內陸,抓捕土人,武洋作為鄉兵中隊長,深感責任重大。雖然指揮使大人沒有給他下達人數指標,但他卻知道,那個金島礦區銅金儲量巨大,那麼需求的“勞力”也將是巨大的。

來自萬裏之外的明國、日本,以及朝鮮和安南移民,自然不會輕易消耗在環境惡劣的采礦環境當中。而帝汶島的土人近年來消耗太甚,也不能再抽調太多。如此,唯有抓獲更多的當地土著,方能滿足那個礦區的用工需求,為我大齊王國的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武大人,右側岸邊山嶺中疑似有煙!”突然,船頭一名仔細觀察兩岸情況的鄉兵大聲喊道。

“嗯?”武洋連忙凝神朝船的右側山嶺望去。

“大人,那應該不像是霧。……應該是煙火。”平三郎在旁邊說道。

平三郎是一名日裔鄉兵小隊長,原名為平井壽三郎,也曾在漢興島服役駐守過,不過,卻比武洋早一年來到金華城定居。

“讓船隻找個地方靠岸!”武洋扶著船舷,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我們該下去活動活動筋骨了。”

5月1日,傍晚,金華城鄉兵一百餘人登陸河水東岸,突襲距離岸邊數百米處土著部落營地,斃傷二十餘,俘一百三十五名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