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大戰起(一)(2 / 2)

如今,濟寧、泰安、濟南、青州等地,已經聚集了八旗各部四萬餘步騎,另外還有馬得功、楊承祖率、張天福、李棲鳳、郝效忠等降軍五萬餘,加之原駐守山東的清軍和北京南下援軍,共計兵馬十二萬餘,聲勢浩大。

今日軍議,諸多將領紛紛獻言獻策,有的說我大清軍勢浩大,不妨分兵數路,攻入登萊,也有的說,敵軍舟船便利,兼之火器眾多,不可分薄兵勢,為敵所趁,應聚集我大清優勢兵力,以堂堂之陣,泰山壓頂之勢,一路直搗登萊。

“豫親王,我大軍雲集山東,對登萊形成壓頂之勢,但山東殘破,無法長期供養如此規模軍隊。由此,我軍當速戰速決,以最短時間裏,攻入登萊腹心,擒殺那永初偽帝,盡屠登萊明軍。”漢岱鄭重地說道:“另外,登萊地勢狹窄,又多分布山嶺,不利我軍展開。故而,我們因分兵兩路,從南北兩個方向突入登萊。”

多鐸點點頭,不置可否,眼睛又看向博洛(阿巴泰第三子)。

“漢岱所說是老成之言,攻伐登萊,確應分兵兩路攻入登萊。”博洛說道:“但我南路大軍攻至即墨時,不妨再分出一路兵勢,中路攻萊陽、棲霞,直抵蓬萊;南路攻乳山、文登,抵寧海州(今山東威海牟平縣),抄掠登州後方。登萊兵少,必不能分兵阻之。如此,加上北路攻萊州、黃縣(今龍山市),最後可與中路軍,合擊蓬萊。”

“豫親王,我大軍攻登萊之時,務必小心那登萊水師抄掠我後方糧道。”李率泰(李永芳次子)輕聲提醒道。

多鐸聞言,瞪了李率泰一眼,你以為所有人都像那豪格、圖賴一般,隻顧著往前衝殺,反而疏於防範後路糧道,被敵軍所趁,以至於敗得那般狼狽。

“博洛,你領南路,節製麾下所有軍將,如你所提方略,出濟寧,攻臨沂,掃蕩莒州、膠州,然後擊萊陽,張天福、李棲鳳、郝效忠部隨往。”

“勒克德渾,你隨博洛攻至即墨後,分兵掠乳山、文登,抄登萊後路。”

“漢岱,你領前軍,出青州,攻昌樂、濰縣(今濰坊市),進逼掖縣,馬得功、楊承祖等部隨往。”

“拜音圖,攻克昌樂後,率輕兵襲取平度州,然後經萊陽,攻招遠,斷萊州後路。”

“李率泰負責維持北路糧道供應,陳泰(清初開國五大臣額亦都之孫)負責南路之糧道供應,務必保證前線大軍糧草支應。”

“山東巡撫丁文盛總督各地糧草彙集,並嚴守濟南、濱州、濟寧、泰安等府縣,保持地方綏寧。本王督大軍在後,出濟南,從北路往攻登萊。”多鐸冷然地看著堂下諸多滿漢將領,殺氣騰騰地說道:“諸將務必勠力向前,不得畏縮避戰,更不能臨陣退卻。若有作戰不力,苟且偷生之輩,立斬不赦!”

“登萊永初偽朝,大逆不道,妄圖憑借一隅之地,頑抗我大清攻伐,自不量力,還……,還一再挑釁我大清威勢,必須受到嚴厲打擊。此次攻掠登萊,除主動納城投降之人可免一死,餘者,皆屠之。所破大城小縣各處據點,任由各部行事。破萊州、占登州,行揚州之故!”

堂下諸多八旗將領聽罷,立時眼裏放光。“行揚州之故”,那就是攻占登萊之地,最少十日不封刀,雖然登萊沒有揚州富庶,但好歹也有數十府縣,人口幾百萬,怎麼著也能搶掠大量的金銀財貨。更不要說,那登萊明軍還膽大妄為地襲取了遼東,幾乎將盛京、遼陽、鞍山、海州等地搜刮一空。如今,我大清天兵到來,必需要將那些東西再奪回來。

而下麵眾多漢軍將領,聽到多鐸竟然說要屠盡登萊所有府縣軍民,心中均是一凜。若是,此中言論傳了出去,那登陸豈不是要拚盡全力,與我大清死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