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歐洲那又如何?”馬懷玉笑著說道:“他們可是鼎鼎大名的巴巴裏海盜,背後可是得到了偉大的奧斯曼帝國支持,擁有嚴密的國家性質的機構,他們的統治者也自稱為帕夏。他們有時候也是奧斯曼帝國海軍的主要力量之一。”
阿馬裏離去後,馬懷玉繼續與盛文成談論著剛剛才達成意向性的人口買賣協議,並簡單地給他介紹阿馬裏的身份。
巴巴裏海盜,指的是那些在北非海岸活動的所有真神教海盜,包括土耳其人、柏柏爾人與希臘人。那些來自阿爾及爾和突尼斯的船長通常在背後都有一些當地強力人物的支持,同時,他們能在海盜的獲利中得到百分之十左右的紅利。
巴巴裏海盜在整個地中海為奧斯曼帝國掠奪天主教國家的商船,收取過往船隻保護費,讓整個西歐的天主教國家都感到了極大的恐懼。並且,他聯合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內軍事自治並通過海盜行為維持自己的經濟體係,其海盜團體高度組織化、及紀律化。
據粗略統計,自16世紀至19世紀,巴巴裏海盜俘虜了約80萬至125萬的歐洲沿海居民,並將他們轉賣為奴隸。16世紀開始,歐洲海盜帶來的先進船隻和技術使得巴巴裏海盜的活動範圍擴大,並在17世紀中葉達到頂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沿海村鎮深受其擾,居民紛紛遷往內陸。
到17世紀末,歐洲各國的海軍逐漸崛起,開始驅逐北非沿岸的巴巴裏海盜,使得海盜活動開始減少。但未受到海軍保護的海岸和船隻依然不時受到巴巴裏海盜的侵擾。直到1830年,隨著法國對阿爾及爾的占領,巴巴裏海盜失去了活動的根據地,才被徹底剿滅。
“既然巴巴裏海盜是背靠奧斯曼帝國,與整個基督世界為敵,那麼他們對荷蘭人是什麼態度?”盛文成試探性地問道。
“荷蘭人,也是基督世界的一員。”馬懷玉眼含深意地看了看盛文成,輕聲說道。
這漢洲人雖然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簽訂了和平協議,但骨子裏,仍舊將荷蘭人當做他們最大的潛在威脅,總想著拉攏更多的反荷勢力。
真神保佑,希望他們漢洲人能再次與荷蘭人打一仗,以徹底削弱荷蘭人的勢力,以便東印度群島上的真神子民少一點壓迫,並獲得些許自由。
“他們從地中海劫掠白奴,如何運到我們漢洲?”盛文成隨後好奇地問道:“另外,他們手裏真的每年有數萬人的白奴?”
“他們獲得白奴後,自然是先運往埃及,然後通過當地的帕夏,將人從陸路押解到紅海岸邊,然後乘船越過印度洋,最終來到你們漢洲本土。”馬懷玉說道:“至於白奴的數量,你們無需擔心。即使他們在歐洲無法擄到足夠數量的女奴,他們也可以從克裏米亞(16-17世紀最大的白奴貿易市場)那裏轉手弄一些過來。要知道,在克裏米亞,那裏的白奴數量隻會更多。”
“如此的話,那麼不論是巴巴裏海盜,還是克裏米亞,甚至就是奧斯曼帝國,對於火器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吧?”盛文成若有所思地問道。
“可以說吧,隻要你們漢洲願意出售,我們會購買你們漢洲所產的所有火器。”馬懷玉說道:“甚至,你們擁有的那種西洋炮艦,我們也是有一定的需求。”
這個時期,奧斯曼帝國在麵對歐洲天主教聯盟時,除了在陸戰方麵已不再占有絕對優勢外,他們的海軍也開始逐漸沒落,在地中海沿岸被西班牙、威尼斯、熱那亞等歐洲國家壓製,並且連吃敗仗。如今更是與威尼斯爭奪克裏特島,陷入了長期戰爭,而且無法自拔,極大地拖累了奧斯曼的軍力,迫切需要各種武器的支援。
若不是歐洲有法國這個異類,與奧斯曼帝國締結為強大的軍事和經濟聯盟,並給予它一定程度上的物資和軍事援助,在麵對歐洲若幹天主教國家的群毆,奧斯曼還真的有些費力。因而,這個擁有奧斯曼背景的馬懷玉,前期才極力拉攏胡文進,試圖給奧斯曼在東印度群島尋找一個潛在的合作夥伴,恢複和擴大他們在此地的影響力。
如今,看到漢洲雖然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戰爭過後,又維持了和平,並持續深入的經濟交往,但背地裏卻仍舊視對方為潛在威脅,馬懷玉便又生出了別樣心思。奧斯曼可以與天主教世界的法國結成聯盟,那麼,是否也可以與這個漢洲的遠東勢力,也結成一個類似的聯盟。
這個國家雖然目前還很弱小,但實力卻是與日俱增,未來定能對整個東印度群島形成強有力的影響力。那麼,漢洲就可以作為奧斯曼帝國在此地施加影響的最可靠抓手。
畢竟,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極力削弱基督世界的實力,擴展各自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