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丟過來的兩個建奴,騎兵隊上下也沒什麼好臉色。蠻夷之輩,又在遼東一戰而潰被俘獲的韃子,如何能敢來教我們騎兵作戰?因為騎兵隊一百多名官兵,長期使用火槍,對付的又是毫無戰鬥力的漢洲土著,因而,對於傳聞當中的建奴騎射無雙,有些無感。你馬騎得再好,箭射得再準,遇到我大齊王國的排槍,還不照樣被幹翻在地。
按照騎兵隊原有的作戰風格和戰術,與陸戰隊演練了幾次,立時引來了陸戰隊指揮牛虎的怒火。尼瑪的,你們騎兵隊當我們陸戰隊是那些傻乎乎的漢洲土著嗎?揮舞著馬刀,呼喝著,就三三兩兩地直接往陸戰隊軍陣前衝來!若是建奴騎兵都這模樣,大明那些精兵強將是如何一個又一個敗在他們手下?建奴如此菜雞般的戰鬥技能,他們怎能連續四次攻破大明關口,攻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敗明軍數十萬,擄掠人口牛馬無數。
被牛虎嚴厲斥責後,傅錦彪不得不收拾性子,開始認真對待騎兵的訓練。那兩個建奴也被委以騎兵教官,模擬建奴的騎兵作戰模式。
到底是馬背上的資深“馬賊”,若是純以騎戰,並都使用冷兵器,大齊王國的七八個騎兵都不是那兩名建奴教官的對手,而且人家據說還有一手的好箭法。但漢洲本土並不生產弓箭,讓兩位白山黑水的好漢無法展示。
隨著一起訓練時日的增加,騎兵隊官兵和兩位建奴教官之間的關係也慢慢和緩融洽起來。騎兵隊上下也因為額爾濟圖和佟養會兩人精湛的馬術和騎戰技能,不再輕蔑地稱呼他們為“建奴”、“韃子”了,而開始尊稱他們為教官。
兩個被俘獲且又遠涉萬裏來到漢洲本土的大清勇士,也認命地充當大齊王國的騎兵教官,開始逐漸適應與遼東截然不同的環境。
與騎兵隊一起訓練,一起作為陸戰隊的陪練對手,兩位曾經的大清勇士驚訝地發現,這大齊王國火器著實多了一些,不說他們擁有的火槍裝備率幾乎百分之百,就是火炮擁有的數量也多的嚇人。那座建業城的城頭上,隻是隨便一數,就有大小火炮三四十門。
在黑山軍營中,額爾濟圖和佟養會觀摩了陸戰隊炮兵的數次演練後,更是被震驚了。這大齊王國的火炮居然極為輕便,一匹馱馬可以輕易的將固定在炮車上的火炮拉走,就是數名士兵也能將炮車進行短距離的轉運和移動。火炮雖然輕便,但威力卻絲毫不差,比我大清盛京(今沈陽)城頭的紅夷大炮相差無幾。
本以為這種輕便的火炮數量必定不多,但當兩位昔日大清勇士說,炮兵中隊的三五門火炮隻能阻擊兩三百人衝陣的馬甲,若是數量再多一點,恐怕火炮無法遲滯騎兵的進攻。炮兵指揮聞言,立即命令士兵一口氣又排出十門火炮在陣前,然後詢問額爾濟圖和佟養會倆人,這種火炮密度,可以阻擊多少騎兵的衝陣。
看著炮兵中隊演練火炮模擬攻擊,不同口徑的火炮,從兩裏遠開始,直到陣前百米,實心彈、開花彈(實驗性質)、葡萄彈,無盡地宣泄著火力,讓兩位原大清勇士驚得呆如木雞。我大清勇士雖然勇猛善戰,刀馬純熟,但要麵對如此凶猛的火力,血肉之軀,如何去擋。況且,這大齊王國軍陣當中,還有如此多的火槍,那威力可比那大明的鳥銃強多了。
瞧著大齊王國這般不停的演練步騎對抗,似乎隱隱要跟我大清為敵呀。可問題是,你在這遙遠的漢洲大陸,怎的偏偏要針對我大清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