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
“趙王,這刑法是否太過嚴苛?”
蔡邕等人都已經看過刑法,隨後蔡邕對著劉赦說道。
“是啊趙王,大漢律法至武帝以來,便是儒治,而如今突然用如此嚴峻的刑法,隻怕地方難以接受啊。”
司空楊彪看了看漢律,隨後對劉赦建議道。
“非也,大漢就是刑法太輕,所以才會出現如今的各種問題,若昔日以本王如今的刑法,爾等認為皇帝能如此慌淡?百官又如何貪贓枉法?世家豪強又怎能肆無忌憚的剝削百姓。”
劉赦聞言,看向眾人,反斥道。
“而且刑法,乃是我等世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連德道的最低要求,我等都無法做到,爾等認為這世上之人又有何用?”
劉赦歎息一聲,再度說道。
“君上,此法甚妙,微臣請求試用於雒陽。”
賈詡眯著眼,眼神微微閃動,淡淡的說道。
“好,如此漢律便暫時放在廷尉府。”
“趙王,不若由老臣抄至數卷,藏於家中。”
蔡邕聞言,立刻出來建言道。
“對了,蔡少府,赦聽聞先生家中藏書萬卷,不知是否有此事?”
劉赦聽到蔡邕之言,立刻想到什麼隨後問道。
“正是,老臣隻欲保留先賢之功,顧每遇奇書異文等古籍,都會手書一份,為後人留以學識考證。”
蔡邕聞言,撫了撫鬢須,微笑道。
酉時,陪了劉辨兄弟一下午的劉赦,終於將手中三份厚厚的圖紙,畫了出來。
而此時的荀彧與荀攸正好一同入宮,前來覲見。
“文若,公達汝二人來的正是時候。”
黃門自然將兩人到來的消息稟報劉赦,而劉赦此時正好要找他二人,立刻出門將二人迎了進來。
“君上不知……?”
荀彧聞言,不由行禮問道。
“來,汝二人一觀如何?”
劉赦將那些圖紙攤在地上,隨後對著二人道。
“這……,這是印染之術?不對,這是……。”
荀彧二人自然有所見識,而雕版印刷的前身便是印染之術,始於公元前一六五年左右。
“這位雕版印刷之術,可用於文字印刷,如此我等便可將一部典籍,複製無數本,如此世家文字壟斷,便可不複存在。”
劉赦眼中一亮,對著二人介紹道。
“君上,此物當真如此?”
荀攸聞言,猛地一驚,不可思議的驚呼道。
“當真,這便是我令文若,召集工匠之意。”
“好啊,有此物在,我大漢將再無世家之禍。”
荀彧聞言,立刻欣喜的說道。
“此物,此乃改版水車,此物可將地處之水上引,如此田地灌溉,便無須百姓再去數裏之外取水。”
“還有此物,乃是改良造紙之法,能使造出來的紙更加平滑、白皙。”
“……。”
荀彧二人聞言相視一眼,微微沉默不語,但看著劉赦那興奮的臉頰,他們眼中滿是欽佩,這是一個多麼為國為民的君主。
隨後三人便開始秉燭夜談,一直交談到深夜,最後三人才緩緩入睡,而這三件圖紙之物,便有荀攸親自前往監造。
“先生此舉,真乃造福後人,功德無量,請受赦一拜。”
聞言,劉赦不由敬佩這位恩怨分明的老人。
“老臣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當不得趙王一拜。”
“伯喈先生,赦有一求,不知先生能否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