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荷初露尖尖角(1 / 3)

明朝洪武年間一個春天的上午,杞縣一位名叫馮冰的百貨店老板去開封進貨,不料在半路一棵大樹下歇腳時,不慎將一袋銀子落在了樹下。等他將要走到開封城時才發現銀子丟了,便急忙回頭一路尋找一路問,直到第三天清晨尋回到家中,也沒見著那袋銀子。

那可是整整二百兩購貨銀啊!老婆本不是貧家女,從小性子就烈,更沒吃過任何苦。見丈夫如此粗心大意,將來還不得跟他受一輩子窮?一氣之下竟然撇下一六歲大的兒子,帶著陪嫁細軟及衣物便離家出走了。看著決然而去的老婆、哇哇大哭的兒子,再想想今後的生活,馮冰的心當真比冰還冷,欲哭無淚。

沒了做生意的本錢,豈可再沒了做人的信義?馮冰經過一番痛苦掙紮,毅然決定賣掉房子與貨物,還清了所有外債。然後將早年那副貨郎擔子取出,把隨身衣物與棉被等放進兩隻籮筐。上麵兩個薄板木箱重新裝滿日用百貨,再將一把撥浪鼓交給兒子,從此便離開故土,開始四海為家流浪度日。

流浪的日子風裏雨裏、雪裏霜裏,雖然餐風宿露艱辛異常,但馮冰卻從不間斷教兒子背口訣、打算盤,記賬轉賬以及如何做個讓人瞧得起的商人。

兒子馮春天資聰穎,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小小年紀不但能把各種珠算、經商口訣背得滾瓜爛熟,一把算盤打得也是又快又好。尤其在察言觀色方麵,更是讓馮冰望塵莫及。無論走到哪裏,無論大姑娘小媳婦還是老人孩子,隻要一看對方眼神,他便能猜到對方心思,並能迅速將對方想要的貨物遞到對方手中,十分討人喜歡。這也讓顛沛流離之中的馮冰得到不少安慰。

馮春八歲那年,春節前夕他們經過洛陽境內一個莊子,見一位白胡子老頭在一家院子裏寫春聯,他一時好奇便湊過去看熱鬧。這一看不打緊,當真是“看在眼裏拔不出來了。”任馮冰怎麼拉,他就是賴在老人身邊死活不走。老人見孩子長得可愛,又十分喜歡看他寫春聯,就特意把他們父子留下一連住了三天。

就這短短三個晝夜,馮春以他絕頂的聰明與勤奮不但學會了寫春聯,一筆字也寫得酷似老人那般流利漂亮,而且還與老人的孫女馬瑛結成了好朋友。等第四天上午臨別時,老人不但把自己心愛的那套文房四寶送給了馮春,並且還拉著他的手對馮冰說道:“馮先生,你這個兒子雖然聰明絕頂,可惜他的名字卻起得有些問題。單從這個‘春’字來講,雖然字義很不錯,可也存在很大局限性,不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不如改為馮元,元旦的元。雖然意思與馮春相近,卻含有‘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之深意,將來的前程定然不可限量。”

作為父親,馮冰雖然心中不以為然,還是覺得馮春好,但他也深知這老人是位飽學之士,對兒子又特別投緣,加之他說得也很有道理,就滿口答應了。

老人的孫女馬瑛見這位小哥哥要走,難過得哭成了淚人兒。等走到村口時她忽然悄悄對馮元耳語道:“馮元哥哥,等你長大了一定要回來娶咱。咱等著你!”見馮元使勁兒點頭之後,這才依依不舍鬆手讓他走了。

轉眼八年過去,此時馮元已經是個五尺掛零的大小夥子了。長得眉清目秀,清瘦的臉上透著精明。然而就在他們父子倆吃盡千辛萬苦,輾轉來到金陵城定淮門外時,馮冰卻忽然倒下一病不起。臨終前他愧疚的對兒子說道:“兒啊,爹把這些年積攢的開店錢又敗光了,你怨爹不?”見馮元搖搖頭,他又接著說道:“把貨郎擔子燒了,帶著這把算盤進城去吧。找一個麵善的老板先立住腳。記住,少說話、多做事,等將來有了機會,一定要把咱們馮家的百貨店再開起來。然後想辦法找到你娘,讓她也能跟著你享幾天清福。你要告訴她都是咱不好,是咱害了她。她離家出走咱不怪她,請她一定要原諒咱……”

父親死了,兜裏空空如也。馮元隻能大哭一場,用盡全身力氣把父親屍體背到三岔河邊荒蕪處一個土坑裏,將唯一一條破棉被蓋在他身上,再用土塊和荒草壘成一個墳,然後點燃貨郎擔子算是為父親燒了紙。最後跪下磕幾個頭,便頭重腳輕進城去了。

金陵城是六朝古都,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王朝京城之所在。城內商鋪鱗次櫛比,繁華異常。馮元拖著虛弱而又疲憊的步子在街邊慢慢走著,一家家看著。就在他又饑又渴實在堅持不住時,一家“何記百貨店”忽然映入他的眼簾。他強忍住心跳走進店內,但見一位個頭不高卻麵相和善的中年老板正站在櫃台內喝茶,台內還有兩個夥計不知在忙些什麼。他忙上前一步,拱手對老板說道:“老板,小子有把好算盤,能跟您換口吃的嗎?咱餓得實在走不動了。”

那老板瞥他一眼,淡淡問道:“什麼好算盤?拿出來瞧瞧。”

馮元右手從包袱裏掏出一把紫檀木算盤,手腕向前輕輕一倒,隻聽“唰”得一聲脆響,一十三檔共91個珠子,上二下五整整齊齊擺放在老板櫃台上麵。

老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啦?會打‘鳳凰雙展翅’嗎?”

馮元點頭說道:“小子叫馮元,元旦的元,今年剛滿十六。‘鳳凰雙展翅’就是,五個一乘以五個一,等於123454321。”邊說邊打很快打完。接著又說道:“也可以先在算盤上布數77158950625,然後見幾加幾,反複四次,得數是1234543210000。”邊說邊打很快就又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