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昏黃殘陽下,風卷起數片落葉往著他方而去,好一處淒冷景色
落陽餘暉,山風輕拂,夏日的熱氣總算少了許多,而不遠處的地平線在紅日的襯托下出現了一道身影
這道身影杵著柺慢慢走來,原來是一道人行腳在此
這道人身材高大約莫八尺有四,體態精壯,頭戴一頂鬥笠,身著青藍色祥雲紋道袍,腰間纏了一條刻畫著符篆的黃繩,腳下穿著一雙纏雲靴,杵著一根似龍黎仗,仗上係著一個黃皮葫蘆,而身後背著一個劍匣子,看起來是一個江湖好手。
嘎嘎嘎嘎嘎嘎…
不詳之鳴,撕裂了這片刻的寧靜
道人露出他的臉來,好一個俊俏道人,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如桃瓣,目若秋波,眉心一道紅蓮更是稱托出一種別樣的美感
道人抬起頭來看向遠方,一群烏鴉飛出,喧嘩了這片天地
道人搖了搖頭,一聲長歎,別了這情緒
“如此世道,豈是人間?”
道人,俗名子乘,道號初一,寓為一元初始,原本來自另外一個名為地球的世界,是位正一道士,因不可知的緣由,一覺醒來就變換了天地,隻不過這人也變得年輕俊美不少,時至如今穿越到此也有一年時光了。
子乘心中雖大悲,可也無濟於事,縱然他有妙法道術,奈何此時未成高深,救不得一界苦難,他也想遁世不出,一副世外逍遙模樣,可從小生長在道門的他終究還是做不到那般散人的逍遙。
祖天師立教之時,曾曰:扶命佐國
而道門諸多經書都記載護國與安民,莫不是睜眼不觀此國民二字呼?
道人每日早頌經文,其中十二大願
一願風調雨順,二願五穀豐登。三願皇王萬壽,四願國土清平。五願民安物豐,六願福壽康寧。七願災消禍散,八願水火無侵。九願聰明智慧,十願學道成真。十一願諸神擁護,十二願亡者超升。
“一人之身,一國之象,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知治國矣。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吝其氣,所以全其身。”
所行之道,身即國民,不佑國民,自取滅亡。
“當更立功,救度國主民人災厄疾苦,大功德滿,太上錫迎子矣。”
如此怎敢,遁世而去?
有人常說道,道士該無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可他們卻不曾理解其中道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為即自然
自然演化有三:無為無所不為,有為有所不為,不爭自有成
水利萬物而不爭?(水利萬物而有爭)
隻記此一句,怎能當真言
隻要是活物,誰能離得開水?是謂不爭之爭
“天乃與德君獨厚,故為其製作,可以自安而保國者也。”
吾等道人若棄國棄民,怎能渡劫成仙,魔考之劫怎能跨過?
前方的黑鴉吃飽了,它們盤旋在半空起舞,昏黃的殘陽釋放著落寞的餘光,黑鴉地淒冷啼鳴一聲一聲的擊打在子乘的心中,即使這一年來見過了許多這些事情,可子乘還是心中悲歎不止。
黑鴉群之下,想必之前是一座大山村吧,他們也曾歡聲笑語,也曾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煙火闌珊,一片祥和,隻可惜現在………是一片地獄吧!
子乘邁起沉重的步伐,也許等會映入眼簾的地獄又叫他難受不止,到時眼淚又是情不自禁的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