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初都是各家聚會的高峰期,當張家別的姑娘都忙著去參加各種聚會的時候,張華涵在梧桐院練習各種禮儀規矩。

等到正月過了,張家眾人才慢慢閑了下來。。。

“聽說新任布政使已經帶著家小到任了,以咱們兩家的關係,是不是該主動拜會一下呀?”

張老太太屋裏,張二夫人試探的問了一下張老太太。

聽到這話,其他人也紛紛豎起了耳朵。

張老太太沉默著沒有說話。

她難道不想和顏家有來往嗎?

可是,顏家哪裏會搭理張家呀,除非梧桐院那位出麵還差不多。

張三夫人笑了笑道:“母親,大嫂很少出府,可能並不知道外頭的事,要不,我們和她說一聲?”

張老太太還是沒說話。

別人不知道,可她卻是知道的,梧桐院那位是幾乎沒怎麼出過張家,可對外頭的事並不是一無所知。

別的不說,就說那位帶來的那些陪房,都是有點能耐的,幫著那位在青石縣置辦了好些鋪子、莊子。

顏布政使的事,她不可能不知道。

張老太太心中暗歎,顏怡樂雖是張家的媳婦,可這人嫁進張家後,她這個做婆婆的,連一碗茶都沒喝過,更別說像是轄製其他媳婦那樣對她立規矩了。

那位要做什麼,不僅不需要跟她報備,她連問都不敢多問一句。

每每想到這個,她心裏就鬱悶得不行。

做婆婆做到她這個份上,估計也是頭一份了。

張二姑娘見張老太太臉色不對,立馬笑著道:“五妹妹這段時間不是一直在梧桐院學規矩嗎,等會兒她來了,我們讓她去說不就行了?”

說曹操曹操到,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了丫鬟的通報聲:“五姑娘來了!”

緊接著,門簾被掀起,張華涵不疾不徐的走了進來,身旁還跟著顏怡樂的貼身大丫鬟安然。

看著張華涵,屋裏的人,上到張老太太,下到張家眾姑娘,都一臉的驚詫。

無他,張華涵的變化太大了。

“祖母萬安。”

“二嬸。”

“三嬸。”

張華涵上前給張老太太、張二夫人、張三夫人行了禮。

聲音不高不低,麵上的笑容恰到好處,盈盈一福,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張老太太率先回神,僵笑著讓張華涵坐下。

看著言行舉止以及周身氣度都大變樣的孫女,張老太太心中大為震歎,深切的認識到了商賈家和官宦家的區別。

五丫頭去梧桐院學規矩,前後才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卻一下就和家裏其他姑娘區分了開來。

張老太太看了看端莊得體的張華涵,又看了看其他孫女,沒有對比還好,一對比,頓時覺得其他孫女坐沒坐樣,站沒站樣,又扭捏又小家子氣。

不僅張老太太察覺到了差距,屋裏其他人也感覺到了,幾個姑娘感觸最深。

以前張華涵和她們是一樣的,可此刻的張華涵,卻像是世家顯貴出身的大家閨秀,一下就把她們給比下去了。

張大姑娘幾個隱隱生出了一些自卑。

之前還理直氣壯想要指派張華涵做事的張二姑娘這時也不說話了,抿著嘴一言不發。

安然將張家眾人的神情盡收眼底,見沒人說話,也沒人注意到她,隻得笑著自己站了出去:“奴婢給老太太請安,給二夫人、三夫人請安。”

這時,張老太太才注意到安然,頓時坐直了身子,可能是覺得自己反應太過,神色有些不在然,頓了片刻才開口:“老大媳婦派你過來,可是有事?”

安然笑道:“確實有點小事,前些天大夫人問了一下五姑娘院子裏頭的事,發現伺候的下人不是很周到,想換一些,還想增添幾個。”

張二夫人和張三夫人聽了,神色有些波動。

又是換下人,又是添下人,這還是小事?

張老太太麵上倒是沒有波動,笑著道:“五丫頭院子裏的事倒是我疏忽了,老大媳婦是張家的當家主母,她想給五丫頭換伺候的人,和管事說一聲就是了。”

安然笑著福了福身子:“多謝老太太體諒,我家夫人的意思是,五姑娘明年就要及笄了,這次換下人就一次到位。”

張老太太想了想道:“你們是想從外頭買新的,還是就想從府裏選?總共想要多少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