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府的人來甘州衛的時間並不是很湊巧,臨近年末才到,到了之後,蕭燁陽忙著巡防,稻花忙著收拾,轉眼就到了過年。

過完年後,又要籌糧處理難民的事,難民的事解決後,又要忙著春耕的事,一通下來,端午節到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稻花才有了些閑暇時間,有精力去思考對外交際的事了。

顯然,端午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專門定製、印有蕭府字樣的精致竹籃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桌子上,稻花拿著衛所官員名單對照了一下,確定沒錯,打開了一個竹籃,檢查了一下裏麵的東西。

數串各餡粽子、竹盒裝的鹹鴨蛋、一罐茶葉、一壺黃酒、兩包點心,另外還有數個香包。

根據官職不同,籃子的大小也有所不同,裏麵裝的東西也有所增減,不過樣數是相同的。

稻花檢查好後,就讓穀雨派人去給各衛所官員送禮:“記著,千萬別送錯了。”

穀雨點了點頭,招來了幾個丫鬟,將竹籃提到了門房處,對著官員名單,一個一個的派送。

稻花指著另一桌的竹籃,看向得壽:“這些是送給邊軍軍營將領的,另外,我從外麵買了幾車粽子,你一塊拉過去,讓邊軍將士們明天都能吃上粽子。”

得壽笑著應下:“奴才馬上就去辦。”

衛所官員和邊軍的禮物都送出去後,稻花才叫來立夏,讓她親自把給董家的端午節禮送去。

做好這些後,稻花就去了廚房。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蕭燁陽今晚肯定會從軍營回來,她準備用剛買回來的甲魚和冬蟲夏草煲湯,給他和師父補補身子。

......

夏府。

夏建仁正熱情的招呼幕僚吃著都指揮使給他送的粽子和點心,顯擺之意格外明顯:“本官聽說,魏大人並沒有給蕭府的人送節禮。”

幕僚連忙恭維:“顯然,在魏大人心裏,您比蕭大人要重要。”

夏建仁雖然心裏得意,但還是有些理智的,搖頭道:“魏大人不是不送,而是在等蕭燁陽先給他送,然後他才好給他回禮。”

幕僚愣了一下,似有些不解。

夏建仁笑了一聲:“蕭燁陽雖是親王的兒子,可不管怎麼說,魏大人才是西涼最高官員,他要先給蕭燁陽送禮,豈不是告訴眾人,他低蕭燁陽一頭?”

幕僚麵露恍然之色:“大人說的正是。”

夏建仁接著幽幽說道:“你說蕭燁陽好好的京城不呆,幹嘛非要留在咱們甘州衛呀?”

他現在也看出來了,蕭燁陽一時半會兒是不會離開的。

這話,幕僚沒有接。

其實,在他心裏,他是希望蕭燁陽繼續留在甘州衛的。

甘州衛這邊太窮太苦了,隻有像蕭燁陽這種有身份有地位有資產的人,才有可能改變甘州衛的情況。

不說其他的,就說高產糧種,這個要是能推廣開,每年冬天肯定就不會餓死那麼多人了。

蕭夫人的坡山改造他一直在關注著,看到改造出來的梯田裏一點一點的長出綠意,他的心是振奮是激動的。

要知道,在以前荒山上是很難種出東西的。

很顯然,蕭府帶來的高產糧種耐旱且對土地的要求不高。

甘州衛有太多人吃不飽飯了,他也是當了夏大人的幕僚後,生活才稍微改善了一些,想到小時候吃草根樹皮的苦,他心裏希望蕭大人留下的意願就更加強烈了。

幕僚瞅了瞅夏建仁,夏大人對他有知遇之恩,他願意一直輔佐他,可是夏大人從未受過底層百姓的苦,心裏權衡的都是自身利益,根本不會怎麼考慮百姓的溫飽。

哎......

他知道,夏大人,以及涼都的魏大人都不希望蕭大人留在西涼,他們害怕蕭大人在這裏,會將朝廷的目光吸引過來,不利於他們在西涼的統治地位。

就在幕僚思緒飄遠的時候,夏建仁則是在想他賣出去的牧場。

如今的青陽牧場那是十分的熱鬧,每天都會有牧民過去詢問牧草種子的事。

看到牧場從原來的荒蕪一點一點的變得翠綠起來,裏頭的牛羊也越來越多,他就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原本周圍的牧場也在甩賣,可知道四季糧食鋪會售賣牧草種子後,所有牧場主人都不再賣牧場了。

他現在就是想買一個牧場回來,都沒門路了。

以前的牧場是累贅,現在又開始變成香餑餑了。

夏建仁皺眉道:“蕭燁陽還是趕快離開咱們甘州衛吧,他一來,我就沒幾天高興的。”

幕僚瞅了瞅夏建仁,垂頭沒說話。

就在這時,小廝走了進來:“大人,蕭府下人給您送端午節禮來了。”

夏建仁明顯有些意外,蕭燁陽來甘州衛好幾個月了,是一口飯、一口酒,也沒請衛所官員吃過,範統那家夥私底下沒少說這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