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之事圓滿解決,縣學裏的學生和夫子都收到了無數感謝。

因為這次的經曆,縣學出現了一些變化。

比如,一些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竟破天荒的主動拿起了書本。

問他們原因,有人說,他們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名造福百姓的好官,不讓治下再出現難民;

有人說,難民活得太慘了,他們得多讀點書,要不然家產被他們禍禍光了,他們也得去當難民。

別管什麼原因了,這樣的改變,教愉朱成宇是喜聞樂見的。

因為捐贈一事是由顏文修發起的,在之後的日子裏,朱成宇每次遇到他,都格外的和顏悅色。

一天,朱成宇閑逛到縣衙,逢人便要誇讚一番顏文修。

縣衙裏的人也都知道這事,便也跟著一起誇。

能在這裏當差的無一不是人精,這麼一個拍縣令大人馬屁的好機會,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這些話傳到顏縣令聽說,果然讓他覺得特別的有麵子。

蕭師爺看了一眼笑容一直沒斷過的顏縣令,笑著搖了搖頭。

因為他有輔助顏文修,所以比別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比如,讓學子捐贈一事是顏家大姑娘提出來的。

在他看來,這次捐贈一事,最該誇獎的該是顏家大姑娘。

要知道,在這之前,就是他也沒想出辦法來讓縣裏的富戶鄉紳掏出財物來接濟難民。

顏家那位大姑娘雖隻是提了意見,沒有參與進來,可若要論功行賞,當屬第一位。

顏致高忘了稻花嗎?

當然沒有!

因為這次的事,讓他發現,長女真的如顏老太太所說的那樣聰慧剔透,在之後的相處中,對長女也多了幾分包容。

同時,顏家上下發現,有了捐贈的經曆過後,顏文修也有了一些變化,做事比以前更加穩重了,也更加自信了一些。

鬆鶴院。

顏老太太正在和三個兒媳婦嘮家常。

顏老太太:“這次捐贈做對了,你們看看文修,出去跑了幾天,可比以前開朗了不少,以前看著他一天到晚悶在屋子裏讀書,我都替他悶得慌。”

十幾歲的男娃,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每次看到長孫拿著書本坐在屋子裏,她都心疼。

李夫人歎了一聲:“文修這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孫氏笑道:“文修是顏家長孫,肩負著顏家的重擔,大哥又比較看重,壓力可不就大了嗎,不像我家文傑,整天不是瘋就是鬧。”

顏老太太:“多讀書是好,可也不能死讀書,稻花說了一句叫什麼來著......”

吳氏笑著接話道:“要勞逸結合。”

顏老太太:“對對對,就是這個,要勞逸結合,讀一會兒書,然後玩一會兒,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李夫人笑了笑:“這該不會是稻花想玩故意說的吧?”

顏老太太一臉不讚同的看著李夫人:“胡說,在讀書這件事上,稻花從來沒讓我操過心,她說了,讀書才能識理、明理,腦袋中的學問多了,走到哪裏都不怕。”

“在她小時候,我都還沒想起這茬,她就知道自己給自己張羅讀書的事了,就是夫子,都是她自己去找的。”

“三叔公你們都知道的,那麼個古板的老頭,對上稻花,那也是喜愛的不行。就有一點不好,老是抱怨稻花不是個男娃。”

吳氏笑道:“那還不是因為三叔公看重稻花。”

顏老太太:“看重歸看重,可就是太重男輕女了些,我家稻花是女娃怎麼了,女娃就不能厲害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