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袁枚創作的一首小詩,歌頌了苔蘚雖生活在陰暗潮濕之處,卻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
以這首禮讚平凡生命的詩為引,整首歌充滿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一群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雖然身上穿著全新的衣裳,努力打扮得跟城裏孩子一樣,但臉上的懵懂、眼裏的膽怯卻怎麼藏都藏不住。
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車,第一次穿上新衣服,第一次在那麼多人麵前歌唱,清脆嘹亮的歌聲,尤如黃鶯出穀,將對綻放的渴望和美好的期許緩緩唱出,像一把重錘一樣,狠狠砸在了大家心靈裏最脆弱的地方。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誰也分不清讓人心變得溫和、柔軟的是薑萱和孩子們站在一起歌唱時那唯美得像畫卷一樣的這一幕,還是歌曲的旋律和歌詞裏那一個個普通卻閃著耀眼光芒的句子。
背後的屏幕上,一個個視屏和一張張圖片閃過,孩子們在讀書、在遊戲、在勞動,穿著樸素的薑萱被圍在中間,美得像個天使。
“不說了,先哭為敬。”
“支教過兩年,想孩子們了。”
“這歌不火,天理難容。”
“今年我也申請了去桂省支教,希望我能做好。”
“拍電影把主角拍死還不夠,大過年的還讓人哭的稀裏嘩啦,楚陽你就不能善良一點?”
“加油!勇敢的小孩!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但隻要不放棄努力,一切都有希望!”
“聲音幹淨得讓人心疼……”
“薑萱消失那麼久,一回來就放大招?”
“班級群裏在討論,想把這首歌當成班歌。”
春晚一年不如一年,整場下來能有一兩個兩點都不容易,《苔》雖然剛剛唱完,還沒來得及在網絡上傳開,但大家都知道,今年春晚再差也不至於毫無記憶點了。
花果山再一次成為最大贏家。
薑萱唱的很少,幾乎把所有機會都讓給了孩子們,讓粉絲們更加喜歡的同時又不免有些心疼,但當《苔》唱完,孩子們在掌聲中下場,薑萱卻還留在舞台上的時候,他們恨不得衝到現場狠狠親春晚總導演一口。
“臥槽?薑萱牌麵那麼大?兩首?”
“有些人是不是忘了,人家是格萊美認證的世界最佳民謠歌手,華夏第一個……”
“切!還不是抱了我老公的大腿!”
“所以說炒作的真的要笑死我~~明明正常發展就能夠大紅大紫,有必要去受那個罪博人眼球?”
“哈?這歌名是不是在哪兒見過?”
“《我是傳奇》裏的,這是大招連發的節奏啊……”
“楚陽老賊總算想起還有這首歌了,看來請願還是有用的。”
《明天會更好》。
花果山慈善基金會的會歌。
“輕輕敲醒沉醉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薑萱這下終於火力全開。
歌曲第一段還算平穩,基本上正常人都能唱下來,但到了第二段突然變得高亢恢弘,並且多次重複,這才是體現唱功的時候。
朗朗上口的旋律,主題仿佛是在《苔》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