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唐青花(2 / 2)

其實,不止是現代人對於青花瓷如此癡迷,就連古人也是如此。

據說在明朝正統年間,皇帝設宴招待外國使者,100多桌酒席的餐具全都用青花瓷,那清新雅致的花色,使這些外國人驚歎不已,有些使節及夫人竟悄悄地把酒盅、碟子裝進寬大的禮服口袋。宴席結束後,清點餐具,被“拿”走的青花瓷竟然有580件之多,足見青花瓷的魅力已經到了讓人愛不釋手的地步。

所以,如今在國內外拍賣市場上,往往為擁有一件青花瓷而不惜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競投。

比起明清時代數量眾多,如今價格獨占熬頭的青花瓷而言,唐代和宋代的青花瓷在價格上也可謂是毫不遜色,然而,唐代青花瓷的數量十分稀少,如今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及收藏家手裏的完整器總存量不超過50件,其稀少和珍貴的程度更是其它朝代的瓷器所無法比擬的。

眼前這一件唐青花,乃是山河如意枕。瓷枕在唐朝時期十分盛行,本來剛開始是用於陪葬的冥器,以後又作寢具和診脈之用。

這件瓷枕上用青花勾勒出了一片大好山河的景象,筆法細膩流暢,又帶著一種氣勢磅礴的氣勢,二者合二為一,又配合得恰倒好處,讓人不由嘖嘖驚奇。

瓷枕的造型也頗為獨特,高有20來厘米,寬也近20厘米,青花發色綻蘭優雅,保存得也頗為完整。

紀小帆嘖嘖稱奇完後,便不由歎道:“方右銘的手腕真夠可以的,存量如此少的唐青花都能夠弄到手。”

趙卓淡淡一笑,並未多說什麼,方家既然黑白兩道通吃,手段自然高明,能弄到唐青花也並無不可能,隻是不知道又是從哪座墓裏挖出來的。

罕見的唐青花麵世,頓時讓評委也都震驚不已,紛紛走上台來,對這件瓷枕進行鑒定,其認真程度絲毫不壓於剛才那件虎斑釉火爐。

好一陣子之後,評委們才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一直認為是唐朝越窯的精品之作,最終估價為1100萬。

又一件1100萬的瓷器誕生,全場頓時沸騰不已,方右銘嘴角也勾出一抹笑意來。

參賽者繼續上台,兩件一千一百萬的瓷器可謂是各領風騷,爾後上台的瓷器中也終於出現了超過九百多萬的瓷器,這便是來自陳才遠所展出的邢窯精品瓷瓶。

由於唐人尚玉,所以一直以來,都以類玉的越窯青瓷被定為唐代瓷器的最上品,而邢窯的白瓷則顯得更遜色一些。

不過,陳才遠所展出的這件瓷罐乃是製作難度頗高的葫蘆瓶,而且葫蘆瓶在唐朝並不多見,葫蘆瓶的外麵還繪製著頗為不俗的侍女圖,而這幾樣都完全符合了高價瓷器的標準。

瓷器的價格,按器型來分,廳室的陳設器是最貴的,葫蘆瓶便屬於其中一種,按照製作難易分,成功率低的葫蘆瓶、四方瓶六方瓶等收藏價格就高,按照色彩來分,青花鬥彩最貴,青花粉彩次之,按照紋飾來分,人物畫尤以侍女畫貴重,動物次之,花鳥再次之。所以這樣來一組合,這件葫蘆瓶獲得九百多萬的高價也就理所當然了。

陳才遠下台後沒過多久,便終於輪到了趙卓上台,趙卓的名字一喊出來,全場本來沸騰的聲音立刻就減了下去,一時間場內可謂是鴉雀無聲,無論是童費宇、童其州、方右銘或者是任何一個老收藏家,實力非凡的鑒定師,出場都未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似乎趙卓的名字一出來,便能夠立刻將眾人震住一般,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這個相貌平平的年輕人身上。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趙卓三場下來的藏品總價值雖然遠不及位列第一的童冬陽,不過他每次一出場,所拿出來的東西總會讓人大吃一驚,第一場的仿琺琅彩瓷器,就連評委們也差點糊弄過去,認為可能是古月軒真品。

第二場的陽羨青瓷粗看上去也是普通得不能太普通,可能扔在個角落裏都沒人會發現,然而誰知道卻是極為罕見的陽羨青瓷。

第三場拿上來的青瓷蓮花尊,讓人真假難辨,更是引起了評委之間的衝突,所以說,大家都在想著,究竟他第四場所拿出來的又是件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