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劉老而言,那一百萬現金比起這秘色瓷來說更加的重要,若不是趙卓勸阻,他恐怕真會將這東西賤賣給其他人。
回到淮海市一趟,偶然得到了秘色瓷的處理權,趙卓的心情也是十分愉快,雖然六場比賽,到目前隻找到了宋朝瓷器和唐五代瓷器,但是已算非常的幸運。
而且趙卓也堅信,一定能夠趕在鬥瓷節來臨前,將其他的四件瓷器準備好。
三天後,期末考試也到了尾聲,最後一場考試是羅德文負責,考試結束之後,趙卓也和羅德文閑聊了幾句,順口就說起了鬥瓷節的事情,對趙卓而言,能夠多一個渠道得到可用的瓷器當然是最好的,雖然淮海市沒有古玩市場,但是收藏瓷器的人卻很多,而且很多也是沒有對外界展示過的。
羅德文也顯然知道鬥瓷節上展出瓷器的分量,聽完後直搖頭,他的朋友雖多,但是瓷器的收藏品最貴的也就兩三百萬,在鬥瓷節上雖然能拿出手,但是卻顯然沒有勝算。
離開學校,趙卓回到住所的時候,韓朵兒正在忙著收拾東西,因為放寒假,所以要暫時搬到家裏去住。
如今趙卓父母和韓家共同開的陶瓷加工廠也開始步入正軌,加上趙卓拿出了鑒寶大會上一半獎金的投入,趙卓父母也在淮海市購置了房產,算是在這裏安家了。
就在趙卓幫忙搬東西的時候,接到了崔世煙打來的電話,一接通,崔世煙便問道:“師弟,聽說你現在正在找陶瓷?”
“對,師哥有什麼路子嗎?”趙卓知道他肯定是從羅德文那裏得來的消息,連忙問道。
崔世煙便笑道:“路子是沒有,不過現在我要去臨水鄉搶救一座古墓,順便收購下古玩,你反正閑著也沒事,要不要跟我去碰碰運氣,臨水鄉也是一個在明清時代都出過大官的地方,雖然偏僻了些,不過說不定能淘到好東西。我也順便借借師弟你的眼力,萬一找到合適的,便開個後門借給你用用。”
趙卓聽得一笑,連聲答應下來,剛在狀元村淘到了宋仁宗的花澆,所以他對這個臨水鄉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韓朵兒在一邊聽得清清楚楚,一聽又是古墓又是淘寶的,頓時大感興趣。
於是,趙卓便帶上韓朵兒,來到博物館後和崔世煙等人彙合,同行的幾個人都是館裏老資格的鑒定師和工作人員,當初也都去看過鑒寶大會,深為趙卓的眼力所折服,一見麵就熱情的寒暄起來。
接著,眾人便坐上博物館的專車,前往昌縣文物局,文物局便派了一個職員給幾人帶路,同時一邊介紹起臨水鄉的情況來。
和狀元村一樣,臨水鄉也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山村,群山圍繞,隻有一條崎嶇山路可以通行,而且這條山路不僅險峻,而且一側就是懸崖,下麵有一條滾滾大河流過,十分的危險。
古墓是在前幾日下了幾天的暴雨之後在山上冒出頭的,因為破壞得十分嚴重,昌縣的文物工作人員在這方麵的經驗不足,所以才請市博物館的來幫忙。
沿著崎嶇的山路,直開了兩個小時後,臨水鄉才出現在眾人麵前。
臨水鄉是一個在河邊開辟出的小鄉村,村落依山而建,一層一層的象梯田似的,每一層都有著農田和樓房。
文物局的人立刻找到了村長,在他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北山,便見到山腳下果然有著一座古墓,已經露出了一片磚製的墓頂,還有兩個村民在這裏守著。
古墓似乎因為埋藏在地下多年,受到山體擠壓,墓頂已經有些變型,那些本來十分緊墓磚似乎稍一受力便會掉落到墓穴中。
趙卓和韓朵兒都是第一次親眼見到發覺古墓,都十分的新奇,當然趙卓更關心的則是墓裏的隨葬品,若是真能挖出個稀世珍寶,那可就省了一番力氣。
不過,墓還沒有挖掘,裏麵究竟有沒有隨葬品,隨葬品有多少也並不知道,更何況,很多花大力氣挖掘出的墓,到最後才發現早就已經被盜空了。
崔世煙顯然對古墓發掘十分有經驗,立刻命令工作人員開始沿著古墓兩邊清理,所有的人都顯得小心翼翼的,一鏟一鏟的將土鏟起來,村民們也都得到消息,從四麵八方趕過來,圍在外麵大覺希奇。
漸漸的,古墓漸漸露出真容,乃是一個帶著蒼穹頂的墓室,足有三、四米高,墓門是一塊很厚重的大石板,上麵還雕刻著一些花紋。
[www.Uc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