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1 / 2)

第十一章瞎子摸象

一聽這話,眾鑒定師們都不由竊竊私語起來,要想光憑手感來判斷瓷器真偽,這可是真本事,絕不是隨便能糊弄得過去的呢。[www.UcTxt.com]

方路微微怔了一下,似乎也沒料到趙卓會提出這樣的比賽方法來,不過他旋而便大笑起來,咧嘴一笑道:“有意思,果然有點意思,不靠眼力,隻憑手感,這的確需要些本事,不過你以為這樣就能勝過我,那隻能是自取其辱”

趙卓淡淡一笑,在這鑒定師的領域裏,總會不斷遇到對手,如果沒辦法逃避,那就隻有麵對,而且,隻有實力,才能夠贏得對手的尊重,這也是中天會所大賽之後,蘇雲翰對他說的一句話。

正因為自己所展現出的實力,蘇雲翰才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覺。

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趙卓才不會畏懼任何挑戰,既然方路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那就讓他好好看一看吧。

方路笑完,抄著手努努嘴道:“那這勝負怎麼算呢?”

趙卓便說道:“你我二人分別對瓷器進行鑒定,出結果後再由雙方委派的人寫在紙上,同時由在場的鑒定師們一起進行二次鑒定,相信能夠得出準確的結論,待到瓷器鑒定完之後,再看誰的正確率更高。”

“好”方路應了一聲,朝著身後的鑒定師們看了眼,眾人都點點頭。

於是,眾人便一起來到了屋裏,除了桌子上著幾件瓷器,在桌下的紙箱子裏也放著好幾個瓷器,加起來一共有十來個,為了保證不用眼力,所以幾人便先將二人的眼睛蒙了起來。

景瑤自然是當趙卓的委派,方路所派的就是剛才那個誤判的青年鑒定師。

這場比賽,隻依靠手感,而不用眼力,可以說並非是純粹的鑒定,但是,從另方麵來講,這卻更能考驗二人的實力,這看似簡單的規則,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誤判的幾率會相當的大,簡直就象是瞎子摸象一般,或可以小見大,也容易導致一知半解。

第一件瓷器拿了出來,乃是青花玉壺春瓶。

趙卓先拿過來,用手上上下下的摸著。要想光憑手感來判斷瓷器的真偽,除了對其各朝各代各種器型有所了解外,對每一種類型的瓷器的體重厚薄,大小規格也都要有所記憶。

光是這一點便絕不是輕鬆活兒,要知道,就算是光看書本,光摸實物,那也得需要多少的時間才能積累到如此完整的經驗,而用眼能分辨,但是閉上眼感覺完全走樣。

這規則看似簡單,但是隻要細細一想,便知道難度大得可怕,在場的鑒定師多達二十幾人,也不乏有二級鑒定師在場,但是看到二人開場,都不由得暗自搖頭。

除了通過手摸,將摸到的每一處地方呈現在腦海之內形成立體圖後,了解其整體風格,還要對其口、腹、底、柄、耳、頸、流、係、足以至瓷器內部等各個局部加以分析。

本來加上眼睛來判斷都已經是一種難題,更何況還是蒙上眼睛呢。

然而,趙卓經過三個月的曆練,其成熟早已經過眾人想象,更何況還有著墨靈在一邊把關。

他摸著摸著,從整體風格到局部,從釉麵到胎質,現很象是明朝宣德年間的青花瓷,不過很快的,他又否認了這個判斷,最終確定乃是清朝雍正時期仿製的明朝宣德年間的青花瓷。

雖然兩者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在一些細微之處卻還是有著差別,明了之後他便朝著景瑤小聲說出了答案。

在他鑒定的同時,方路也在對另一件瓷器進行鑒定,待到鑒定完了之後,這件瓷器便由人交到了趙卓的手中。

趙卓拿到手上一摸,現這瓷瓶表麵上的釉麵上有一些下凹的斑痕,立刻便有了揣測,然後又摸了摸這瓷器的器型,心頭便更加肯定,此物乃是明初永宣年間的瓷器,時常會出現青料暈散和下凹斑痕的特有現象,後代的仿品是沒辦法呈現出來的,因為這種工藝到後世已經失傳。

雖然清朝時期有仿過此類永宣器,常用複筆加重點渲染青花來模仿,但是因為鈷料不同,卻沒辦法達到那種效果,甚至還出現色彩漂浮的跡象。

而這些,通過一雙手卻能夠清晰的呈現在趙卓的腦海之中。

隨著一件件瓷器的鑒定,周圍的人都大吃一驚,就連景瑤也暗自驚訝,她對於趙卓的實力自然是十分清楚的,能夠打敗那麼多二級鑒定師,拿到玉器鑒定第一的趙卓又豈是那麼簡單?

隻是她沒有料到,趙卓在瓷器上竟然也有著這麼好的功底,或許已經無法用好來形容,簡直就是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