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哈哈大笑著揚長而去。
紀小帆冷哼了一聲道:“這童費宇真是越來越放肆了”
韓朵兒在一邊問道:“木頭,這瓷器真的值不了一萬塊嗎?那我們豈不是做了虧本買賣?”
趙卓笑而不答,待到走出地下街,到了車上之後,他才笑了笑,將這粉彩瓷遞給紀小帆道:“你再仔細看看。”
這裏正是透亮的街燈之下,光線比地下街要足很多,不需要打手電便能看得很清楚,紀小帆拿起來認真琢磨了一下,剛才粗略看了看,看到這瓷器胎質微微泛黃,便知道是民國貨。
如今仔細看來,發現這粉彩色澤豐滿,畫工精細傳神,若是不看胎質竟是難得的精品之作啊。
他陡然想起什麼,驚訝出聲道:“這莫非是洪憲瓷?”
趙卓微微一笑,點點頭道:“正是洪憲瓷。”
紀小帆這才鬆了口氣,直拍腦袋道:“我就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趙大哥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中了童費宇的激將法呢。”
唯有韓朵兒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奇道:“木頭,什麼叫洪憲瓷?”
趙卓便認真解釋道:“這要說起來話可就長了,在清朝覆滅之後,為皇室專門燒製瓷器的禦窯廠停辦,全國瓷業都進行了改良,成立了不少瓷業公司,這個時候為了維持中國瓷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民國初期湧現了大量仿古瓷。有仿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青瓷,有仿隋、唐、五代的白瓷,有仿宋代汝、官、哥、定、鈞窯的精品,也有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鬥彩、粉彩、琺琅彩及單色釉器,而最流行的,便是仿造雍正乾隆時期的瓷器,但是真正能做到高仿如真品一般的,卻是傳說中的洪憲瓷。”
韓朵兒認真的聽著,不時的點點頭,隻覺得聽聞曆史來倒挺有些意思。
趙卓繼續說道:“民國初期時,袁世凱意圖稱帝,為了效仿封建王朝登基時必先燒製禦瓷以示慶賀的慣例,他在江西景德鎮建立了禦窯廠,派當時的公府庶務司長、瓷器專家郭世五監督窯務,派餘少卿負責燒窯技術設計,並且從故宮中選出雍正、乾隆、嘉慶等各朝的瓷器精品做樣本,開始製瓷。”
“其中專為袁世凱準備了底款為‘洪憲禦製’或各堂、齋、軒、廬等名號。如‘慎德堂製’、‘居仁堂製’。另外還為袁世凱賞賜群臣及外賓而準備的,則用‘洪憲年製’的字款。這批瓷器基本沿用傳統製作,彩繪比清代更勝一籌。亦有一些創新的奇形作品。”
紀小帆聽得年年點頭,忍不住也發表言論道:“由於洪憲瓷被定位為末代官窯器,真品存世不多,所以近年來市場價格飆升,單件成交價在數萬元以上,成對的價格達十幾、幾十萬元。近年還有一家拍賣公司拍出一件成交價將近200萬元的洪憲粉彩瓷瓶。”
“哇,200萬?咦,但是你不是說,落款都是“慎德堂製”、“居仁堂製”這些,這瓷器上落的可是雍正朝的年製呀?”韓朵兒一邊驚訝,一邊又找出了話中的語病道。
趙卓含笑道:“這燒瓷乃是為了稱帝做準備,本來原定是要生產40000件瓷器,然而,誰料到他這帝製隻維持了短短83天就倒台了,瓷器也隻燒了6000件。在倒台後,為了收回成本,禦窯廠便將未燒成的洪憲瓷底款改寫為清雍正、乾隆等不同年款當真品斂材。因此這批洪憲瓷中許多雖完全一樣,卻有乾、嘉、道等不同底款。”
“當時八十幾天時間,所燒製的洪憲瓷不多,留傳下來的就更為稀少。據說袁世凱花費了140萬大洋,折合白銀約為100萬兩。而據清史檔案記載,乾隆時期,朝廷一年撥付給景德鎮禦窯的費用才3萬兩白銀。洪憲瓷如此不計工本,當然備極精美。所以你們看,這仿製雖精巧,但是除了胎質稍黃外,在造型粉彩水平上頗具雍正之風,這樣的洪憲瓷,怎麼也得賣個四五十萬啊。”
韓朵兒聽完後,嘖嘖驚奇,沒想到這一件瓷器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故事。
紀小帆卻哈哈大笑起來:“枉這童費宇自稱眼力過人,沒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要是他知道一件洪憲瓷就從眼皮子底下溜走了,恐怕會氣得吐血吧。”
趙卓微微一笑,他可沒打算拿這種事情去刺激童費宇,他雖然不怕麻煩,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奉獻]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超級鑒定師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