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撿來的娃(1 / 2)

牛叔小心翼翼從棺材裏拿起一顆蠟黃蠟黃的骷髏,放在竹篩上,經過檀木煙熏2分鍾之後放入金壇,安放在壇子裏已經擺好的一具骨架之上,蓋好蓋,拿過2張黃色符紙在蓋口貼好。

“好了,棺材板啥的都推回去,封好土,莫嚇到了過往的人”牛叔對著旁邊幾個中年男人說道。

看著幾個中年人把棺材板推回洞中,胡亂的鏟了一些土封好洞口。

牛叔又對一個看起來偏瘦又略顯精幹的青年說道“阿牛,趕緊收拾好東西,走前麵撒紙錢”。

青年人也沒有答話,徑自收拾好器具,背著一竹簍走在前麵,邊走邊從竹簍裏抓一把打著孔洞的草紙往空中甩了出去。牛叔一瘸一拐和抬著金壇的中年人一並跟在後麵行去。

“這個懶巴子,撒個紙錢都有一搭沒一搭的,能幹個求事,給先人撒的錢,不要省,多撒幾把沒得壞處”牛叔在後頭罵罵咧咧的喊道。

“哦”青年沒有回頭,迅速的抓了幾把紙錢撒了出去。

這阿牛,大名叫牛潤生,是68年那會牛叔不知道從哪裏抱來的幾個月的娃子。從小一直也沒上戶口,村裏人都“阿牛、阿牛”的喊了7、8年。直到8歲讀書年齡都過了,牛叔才央著大隊到公社想辦法給了上了戶口,因為阿牛是那年閏月的時候牛叔撿來的,大隊書記便直接給阿牛取了個牛潤生的名字。

雖然有了大名,牛叔和大部分的村裏人還是叫習慣了,“阿牛、阿牛”的叫到牛潤生現在25歲了也還沒人改口。阿牛也不在意,比他小的孩子叫他阿牛哥、阿牛叔他也樂嗬嗬的應著。

懂事了,阿牛也知道自己是牛叔的撿來的孩子,算是自己的養父,應該叫爹。小時候牛萬金便教阿牛喊自己叔,那會牛萬金還想著娶個媳婦,名下掛著一兒子怕沒姑娘嫁給他。沒成想如今牛萬金還是單身一個,牛萬金經常講:就是這挨千刀的阿牛拖累,害的老子婆娘都沒一個。

阿牛是不在意的,如今長大成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改口喊爹,但他心裏是知道牛叔對自己就像對親兒子一樣一樣的,所以聽了牛叔的牢騷從不上心,也不吱聲,心裏卻腹誹道:還怪我,也不看看你自己那熊樣,駝背拐子,還是撿骨頭的,人家守活寡也不願意嫁給你。

牛萬金20多歲的時候摔斷過腿,到了也沒複原,30多歲就開始駝背,平時又邋裏邋遢的不怎麼愛收拾,所以到如今還是單身漢一個,奔60了,這輩子要成家是無望了。經常跟別人擺自己娶不到老婆就是阿牛這犢子給拖累的,心裏卻常安慰自己:幸虧當年把他撿回來,總算還有個人給自己收屍,名義上牛家也沒有斷後,對得起老牛家的祖宗了。

阿牛沒讀很多書,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就回家種地務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單身漢的孩子更是如此,上小學開始阿牛就學會洗衣做飯,種菜下田。

16歲的阿牛已經長到快1米7,五官生得清秀端正,雖然偏瘦,力氣倒是有一把,他的便宜老爹牛萬金2個也比不上他,畢業回家下地幹活勤勤懇懇,從不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