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壽帝之死(1 / 3)

第二日,陳無用便坐著少皇子府上的馬車,來到了皇宮。

壽帝見到陳無用很是歡喜,親自給陳無用調製羹湯,拉著他的手問他:“《贈靖邊侯》一詩,絕非凡人所作,作詩之人是仙人下凡吧?”

陳無用苦笑搖頭說不知,心裏卻在想,這個皇帝著實沒救了。

壽帝遺憾道:“唉,隻可惜不能與之相交,甚是遺憾啊!”

······

就這樣,陳無用被很受壽帝賞識,被封為了“文道將軍”,每日不是飲酒作詩,就是作詩飲酒,直到十五之夜來臨。

七夕之夜,仙台宮。

宮內仙樂飄飄,樂師用箜篌演奏著失傳已久的《蘭陵王入陣曲》,配合著宮女的舞蹈和滿宮殿的雕梁畫柱,陳無用頓時有一種身陷沙場之感,氣勢恢宏。

陳無用聽得入神,不禁感歎,蘭陵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隻因樣貌俊美,打仗時才帶上猛獸麵具,以震懾軍威,最終還是被皇帝懷疑,飲毒酒而亡,可惜啊,要是他知道,在後世被人戲稱為“棗莊王”,氣得墓碑估計要炸裂吧。

“陛下,恭祝您壽與天齊啊!”一身披青藍道袍的中年男子上前諂媚祝道。

壽帝大笑:“李太君,你說今夜會不會神仙降臨此地呢?”

叫李太君的中年男子連忙叩頭:“望陛下恕罪,臣打心底裏希望今晚有神仙降臨,但不敢妄下斷言,不敢欺君啊!”

壽帝揮手,示意他起來,隨後感歎道:“朕跟你開個玩笑,不必緊張,要是今夜能與仙人一見,去天上遊覽一番,就好了!”

“接著奏樂,接著舞!”

這句話讓陳無用想起了一個賣草鞋的。

“文道將軍!你為何如此安靜地坐著?朕問你,朕這鄧朝天下,如何?

“回陛下,實乃盛世王朝!”

“那此情此景,你就不想吟詩一首嗎?”

陳無用腦海裏出現了宋曉峰的方磚腦袋。

“回陛下,今日是您老人家的萬壽節,剛好又是七夕佳節,臣想起了一首詞。”

“哦(二聲,表示期待),說來聽聽!”

陳無用躬身道:“陳獻醜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陳無用剛念完,天道將軍李太君乍然跳起,指著陳無用罵道:“大膽!今日乃陛下之萬壽節,你卻吟出如此悲涼叛逆之詞,是想造反嗎?還故國?這裏隻有一個國,就是我鄧朝!來人!將陳無用拿下!”

麵對李太君的指責定罪,陳無用不為所動,護衛正一步一步向陳無用走去。

“慢!”壽帝下令,護衛停了下來。

隻見壽帝不知想起了什麼,臉上略有傷感之態,片刻後,起身環顧宮殿,歎道:“寫這首詩的人也是生於帝王之家吧?”

陳無用很吃驚,但還是點頭默認。

壽帝目光如炬,盯著陳無用:“你到底從何而來?”

陳無用先是一愣,沒想到壽帝會突然這麼問他,其實之前也不是沒人問過他的身世,他都以“父母早亡,從別國流亡過來”為借口搪塞過去了,從別過流亡到鄧朝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戶部查不到也很正常,大家也都沒再懷疑追問。

但壽帝畢竟當了二十多年皇帝了,什麼人沒見過?這首詞情感寄托之重,讓壽帝都有些喘不過氣,所以他對陳無用的身世,很好奇。

陳無用苦笑,我總不能說我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吧?說了他也不信,還要給我扣一個欺君之罪。

想了想,編謊道:“陛下確實厲害,一眼就看出了我的身份,我本是海外一蕞爾小國之皇子,如今家國被滅,才流亡到鄧朝來,為了自保,不得不隱瞞身份,還望陛下恕罪!”

“那這首詞是你剛才作的?”

“不是,作詞之人是我的敵人,也是我的朋友,如今已經死了。”

“為何?”

“作詞之人是我鄰國一小國國君,被我父王滅國後囚於宮內,我驚歎於他的詩才,才與他結交。”

“他是怎麼死的?”

“隻因他在自己生日當天想起故國,一時悲情難抒,寫下了這首詞,我父王就賜了他毒酒。”

壽帝聽完,不禁淚流滿麵,想不到一代帝王,也如此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