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何謂劍?劍為兵戈,兵戈為伐,伐即殺,因而劍為殺伐。”
“劍無靈,人有靈,劍有形,道無形,劍道有形亦無形;有形是法,無形是道,是以為道法。”
“三千大道各有其道,而我所學之道便是劍道,欲成劍道需求劍心,劍心...”
在一片連綿不絕的山脈之中,隻見那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濤洶湧澎湃。
群峰間,有座高聳入雲的山峰,以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當中。
峰頂,有一少年手持三尺長劍揮舞,隻見那劍影重疊好似水中波紋,一挑一刺下勾起朵朵劍花,猶如蜻蜓點水。
少年身姿挺拔約有七尺修長,一身黑色勁裝之下,略有一番俠客韻味,但見其麵如冠玉,眉如墨畫,一頭烏黑長發披散於肩,不說英俊瀟灑卻也器宇軒昂。
“劍心...何謂劍心?”說著,少年停了下來,閉目盤坐似在領悟。
“劍,乃之本劍;心,為之我心;是為劍心。”
“劍無靈,人有靈,劍有形,道無形,劍道有形亦無形...不對,劍不該無靈。”
“天地萬物皆有靈,隻不過有些看不見摸不著,而劍亦是如此,劍乃冷物本該無靈,關鍵在於使劍之人,也就是‘附靈’,心中有劍便是劍有靈,而心無劍即便劍有靈亦會塵封。”
“難怪啊...難怪我一直領悟不了劍心,原來根本原因在於我的劍,我一直把我的劍當做是‘劍’來使,可卻從未真正了解過它,以至於我的劍無靈,從而領悟不了劍心。”
呼...
忽然,一陣勁風突起,吹起少年長發飛舞,少年身前長劍隨風而抖,發出嗡嗡聲好不驚人。
“風兒,何謂劍道?”
隨著一道蒼涼的聲音響起,那突起的狂風戛然而止。
聽到熟悉地聲音,少年睜開雙目,一道精光自他眼中射出,彷如利劍一般。
“回師尊,我之劍道便是劍道。”
少年話落,虛空突然泛起漣漪,緊接著便見一老者顯現,老者看起來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一頭銀發被玉冠高高挽起,兩鬢垂下似秋日的第一道霜,臉上條條皺紋,好似一波三折的往事,一雙深邃的眼眸,悄悄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弟子辰風,拜見師尊。”少年躬身施禮。
老者微微一笑,而後腳踏虛空朝辰風走來,見其步伐縹緲,好似雲中漫步。
“風兒,你隨為師修行已有多久了?”
“回師尊,已有十五載。”
“為師授你的‘九轉玄功’,練至幾轉了?”
“弟子愚鈍,尚在第三轉‘築骨’。”
“九轉玄功乃是鍛體神法,練至大成可萬法不侵,日後你務必要勤加修練不可懶惰。”
“弟子謹記。”
老者點了點頭,道:“你在劍道上的天賦異於常人,奈何為師不擅劍道,而今你已入劍道,自可下山了。”
老者話落,辰風跪了下來,急道:“弟子有錯請師尊責罰,懇求師尊莫要趕我下山。”
淡淡一笑,老者扶起辰風,道:“非你之錯,而是我們師徒緣盡。”
“弟子不解,懇請師尊解惑。”
“為師之所以令你下山,是想讓你尋找自己的機緣。”
“機緣?敢問師尊機緣何來?”
“往東十萬裏有一宗門名為‘劍宗’,劍宗乃是劍修夢寐以求的修行聖地,你可前往劍宗尋求劍道。”
“弟子不去。”
“為何?”
“弟子尚在孩提之時幸得師尊所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因此弟子寧願不學劍道,亦不會拜他人為師。”
“癡兒啊癡兒,身為修士豈可因俗規而縛,武道一途充滿荊棘,莫忘本心便好。”
“可是...”
“休要多言,速速下山。”
眼見師尊麵色微怒,辰風隻好遵從師意。
“弟子有一問,懇請師尊告知。”
“你且道來。”
“弟子跟隨師尊修行十五載,卻還未知師尊名諱,懇請師尊告知。”
“吾名元,日後切記不可向人透露為師尊諱,亦不可言你是為師之徒,否則定將你逐出師門。”
“弟子謹記。”
元點了點頭,道:“為師座下共有五位弟子,你大師兄名方言,二師兄名子夜,三師兄名北辰,四師姐名淩寒,在修行界他(她)們皆是風雲人物,日後你若見之可表明身份。”
“弟子從未見過三位師兄以及師姐,倘若日後見之如何令其信服?”
“九轉玄功乃為師所創,普天之下非我‘元門’而不可得,因此你隻需向他(她)們展示九轉玄功,便一知身份。”
元話落,辰風跪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而後道:“弟子承蒙師尊厚恩無以為報,日後師尊但凡有令,辰風莫不敢從。”
元欣慰一笑,抬手輕揮,一柄黑色重劍立於辰風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