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殿下,臣全部記下了。”糜溫說道,“晚上即可把初稿送過來給殿下審閱。”
“可以。”趙煦笑道,“另外,呂宋和南瞻洲的報社也可以布局了,你的職責可不僅僅是大頌的口舌,而是要打造出世界級的口舌。”
“殿下放心,臣一定會辦到的。”糜溫聞言,心中一陣激動,這也是他在努力的目標。
在這段時間,報社在他的管理下越發正規起來。
按照燕王的吩咐,每個報社都有了社長,主編,編輯以及跑現場的記者。
而且由於他屬於燕王直管,報社和朝廷的禦史台一樣,有了些言官的性質。
麵對民間的各種問題,他們的報社敢於在報紙上直接披露,與禦史台一起清掃不正之風。
這是他們在大頌國內的職責。
而在高麗和東瀛,他們刊登當地發生的新聞之外,也會轉載大頌國內的新聞要事。
當然,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宣傳大頌的變革,扭轉高麗和東瀛人對大頌的印象,輸出文化,潛移默化影響兩國人的思想。
同時,他們又在報紙上刊登文章揭露西土人的殘暴殖民曆史,白人至上的自我中心思維等等,以掃清西土留在兩國的餘毒。
二人又說了一些關於報社的事務,趙煦讓糜溫回去了。
他則在徐烈的護衛下出了王府,徑直往西去。
現在,除了眼下的戰爭,他最關注的,毫無疑問是火電站的建設。
縱馬行了半個時辰,他出了老城牆,到了西麵的新城。
自燕城被定為皇都,前往大頌定居的百姓是與日俱增。
原來以城牆為界的舊城自然無法再支撐這麼多人口。
於是,燕城不得不向四麵擴張。
而他也有意打破封建時代的城池模式,引入近代城市規劃。
畢竟大頌不再需要城牆來保護城內的安全了。
而在拓展的城區中,火電站便建在了新城區的邊緣。
待他抵達,火電站正在施工,有了大體的雛形。
見到趙煦抵達,一位正在現場監督的工部官員立刻迎了過來。
“大概什麼時候能竣工,投入使用?”趙煦問了一句。
他麵前,有了一座細長的煙囪建築,不過還在施工中,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整體的火力發電廠建築都是此種建築結構。
大基建執行了這麼久,工部早已熟練掌握了這種建築技術。
“回殿下,明顯夏季主體建築便可竣工。”工部官員回答的滴水不漏。
他們隻負責主體建築,至於什麼時候能發電,還得看發電設備的安裝。
趙煦點點頭,這個火力電廠是按照他的規劃建造的。
左側的細長煙囪是排煙管,連接著鍋爐,中間的兩層房子內是安置發電機和蒸汽機用的,房子東側還有三間一層建築,用於存儲煤炭。
鍋爐房右側則是一個水塔,為中間的鍋爐供水之用。
之外,還有變電站房等建築。
如果按照工部官員給出的建築竣工日期,那麼明年底這座火力發電廠才能給整個燕城及周邊縣城供電。
讓燕郡首先進入電力時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