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次回來的正是時候,末將剛剛收到關通送來的情報,交趾,驃蠻以及南掌和扶南國的軍隊侵入了越州和雲州邊界,其前鋒小股軍隊與朱雀軍交戰之後,暫時撤退,但依舊駐紮在對麵,似乎在醞釀什麼。”
眾人在王府議事堂落座,常威首先回稟。
畢竟各項事務中,以軍機為要。
趙煦點點頭。
把交州和雲州的消息傳回燕城,已經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騎馬沿著驛道一直到燕城。
由於有線電報是多個路線同時鋪設。
有線電報站台自然也是在重要的州首府同時施工。
沿海的路線,自然是順著齊州,寧州,浙州,海城一路向南鋪設下去。
中部州郡的路線則是從燕城出發,抵達晉州,再從晉州南下司州,豫州,荊州,湘州,再抵達交州。
當前,中部這條線鋪設到了湘州的沙城。
西部的路線則是從秦州到益州,再到雲州。
不過西部州郡偏遠,且道路艱難,這條線的進度最慢。
但這倒也沒什麼。
雲州和交州的情報送到沙城就行了。
如此一來,以前從雲州到燕城需要一個月的信息傳遞時間,就縮短到了五六日。
今後,除了這三條豎線,還會有三條橫線自東向西鋪設,讓整個有線電報在大頌國土上形成網狀模式。
這樣一來,大頌的信息傳遞就真正通達了。
“這麼說,本王還沒回來,針對大頌的全麵戰爭便打響了五六日了?”趙煦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是的。”常威神色顏色,“而且幾乎在同一日,北狄也有了動作,益州的鬆陽關,雍州的晉河北岸以及寧錦都司都有北狄軍隊出現,雙方也發生了數場小規模的戰役。”
“南北同時行動?”趙煦聞言皺了皺眉頭,“若是如此,他們必然是在遵守統一的計劃,哼,群狼終於按捺不住了。”
“幸虧殿下有先見之名,在此之前便擴軍了,否則現在應對起來,兵力定然捉襟見肘。”這時,劉福不禁感慨了一句。
那會兒,大頌內亂剛剛平定,百廢待興,燕王突然要將擴軍,他自然有異議。
畢竟大頌需要銀子的地方太多了。
而且,他當時不認為燕王的海外戰爭不但不會耗費銀子,還能獲得巨大的受益。
但當屈生去了一趟呂宋,運回大量橡膠的時候,他承認自己錯了。
燕王終究比他有先見之明,包括擴軍。
“正是,否則這次真是危險了。”楊豐附和了一句。
頓了下,他又皺了皺眉頭,“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輕心,當下北方苦寒,晉河狹窄處已經有了薄薄的冰層,若是繼續冷下去,冰上跑馬不是不可能,到時候對北狄人來說,晉河便如平地一般。”
“楊尚書的意思是北狄可能會在河套平原範圍大舉發起進攻,鬆陽關,寧錦都司其實不過是障眼法?”趙煦聽出楊豐的弦外之音,問了句。
“以殿下的聰慧,隻怕比老臣更明白。”楊豐適時捧了一下趙煦,沒有做出明確的回答。
趙煦笑了笑,“你們就不要給本王戴高帽子了,既然你們想到了,想必已經采取相應行動了吧?”